作者 | 樊登读书 · 墨阑
主播 | 樊登读书 · 若雨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樊登读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遇见》。
今天给大家解读 茅盾文学奖经典作品——《穆斯林的葬礼》。
作家霍达在书中写道:“人生的舞台上,悲剧、喜剧、喜剧、悲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无休……”
而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原谅生活的不完美。
我国当代散文大家刘白羽先生在看完《穆斯林的葬礼》后,不禁掩卷叹服:
“读这本书,有如读《巴黎圣母院》,奇谲诡变,奥妙无穷。”
这本书,让刘白羽打破了几十年的看书习惯,忍不住只用一天时间看完了这50余万字,更是多次为书中人物的命运起伏而落泪。
书中的主人公韩子奇,一生悲喜交织,因玉而荣,也因玉而落。
他曾因突失绝世之作而遗憾过,也曾为心爱之玉而执着过。
幸运的是,他在遗憾中学会了成长,在执着中学会了放下。
在他得失无常的人生中,无数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明天和意外,永远都不知道哪个先来。
读懂了《穆斯林的葬礼》,你就会发现,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原谅生活的不完美。
世事无常,意外才是人生常态
韩子奇自幼父母双亡,在前往圣地麦加途中,借宿同胞梁亦清家时,不慎打碎了一只玉碗。
为了赔罪,韩子奇决定留下来拜梁亦清为师。
梁亦清待他犹如亲生儿子,不仅没让他听差打杂,还把自己琢玉的绝技传授给了他。
为了在有生之年,能有一幅自己的关山代表作,梁亦清便接下了工艺繁琐的《郑和航海图》。
师徒二人不辞辛苦,日以继夜,把所有心思都投入到宝船的制作中。
苦熬三年,想到旷世之作即将完成,韩子奇欣喜若狂。
就在宝船即将大功告成之际,梁亦清突然体力不支,碰掉了玉雕上郑和的右臂。
三年心血,前功尽弃。梁亦清悲痛欲绝,突然急火攻心,气急而亡。
意外突临,让韩子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师妹年幼,师娘身体虚弱,奇珍斋也将面临倒闭。
可无论怎样,日子还得继续。多年后,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了较好的生活,还有了一双儿女。
他最疼爱的人,就是女儿新月。新月善良、懂事,学习成绩还十分优异,考上了北京大学。
韩子奇本以为,好日子终于开始了。
然而,刚上大学不久,新月却查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经过多次治疗,新月还是英年早逝。
新月的离世,对韩子奇是致命的打击。他做什么事都没有了兴致,每天不是摇头叹息,就是独自呆坐半天。
季羡林先生曾说: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不完满才是人生。”
生而为人,谁不是心怀美好,希望在这锦簇花团的人世界活得圆满。
可无论我们如何精心谋划,都抵不过命运的突袭。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又不断得到的过程。
完美,始终是追求,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态。
所谓低谷,是另一种方式的成长
稻盛和夫曾说:
“成大事者与碌碌无为之人的区别,关键是面对困难的态度。”
师父去世,宝船损毁,让韩子奇的人生跌入低谷。
此时,老主顾蒲老板还趁火打劫,以宝船尚未完成为由,把奇珍斋洗劫一空。
他只能放低身段,利用他的贪婪,以帮他继续完成宝船为由,成功拜他为师。
在汇远斋,韩子奇遭受着有生以来最大的困境。
除了白天琢玉,早上天不亮,还要把店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好不容易熬到半夜关门,为了守店,也只能搭个木板,随意躺下了。
这里的一日三餐,与奇珍斋更是无法相比,常年都是馒头和咸菜。
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来自账房和师兄的欺辱。
即使他们也是奴仆,却仍然看不起他,背地里,总嘲讽他是个下贱的艺人。
平日里,他们更是不与他说一句话,不得已时,言语之间也总是透着不屑。
他仿佛重新沦为孤儿,举目无亲,欲诉无人。
多少次,他都想转身走人,一想到门头已无的奇珍斋,又只好默默忍受。
他明白唯有隐忍坚持下去,才能有逆袭的机会。
三年里,他甘做奴仆杂役,讨好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抢着做最低等的活。
为了能够安心学习,即使逢年过节的开荤吃席,他都强忍着不去参加。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仅提前完成了宝船的制作,连汇远斋的生意经,也被他在端茶送水间偷偷学了去。
他还利用所学知识,让师父的名字永存在宝船之上。
目不识丁的他,还靠平日偷学的一些交际英语,打通了与洋人做买卖的通道。
离开汇远斋没几年,他就让奇珍斋扬名万里,自己也成为了名震古都的玉王。
正如约翰·肖尔斯所说:
“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人生漫漫,有苦就会有乐,有悲也会有喜。
所有的苦难,都是一场历练和修行。
面对人生低谷,唯有积极应对,向内生长,才能迎来更美好的人生。
放下执着,与生活握手言和
对于韩子奇而言,玉不仅是他的命,还是他此生的归宿。
他将一生的心血都投入到琢玉,以及研究玉器中。
十年后,他终于实现梦想,成为京都赫赫有名的玉器收藏家。
此时,战火却已卷席了大半个中国。
他怕玉器难以保全,于是舍弃妻儿,带着五大箱的玉远赴英国。
没想到,待他回国后,时局已变。那些价值连城的宝玉已成为了国家文物,不宜私藏。
可他依然将玉偷藏家中,并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玉的守护者。
为了守玉,他甘愿放弃自己的爱情,也宁愿让儿子初中辍学去做学徒。
然而,他执着了一辈子,为之舍弃一切的玉,还是被全部拉走。
痛失宝玉,韩子奇悲痛的昏死过去。
在生病的那段日子里,他躺在床上,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这一生,他太沉迷于玉器,却忽略了身边最亲的人。
他终于想通,自己不过是玉暂时的守护者,太过执着,只会成为玉的奴隶。
他选择放下,坦然接受无玉的生活,并努力去做自己能做到的。
他写信给曾经的爱人,请求她的宽恕,并第一次向妻子敞开心扉,忏悔自己的过错。
得到妻子的原谅后,他宁静而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看过这样一段话:
“这世间有很多事,不是努力了就能有所成全,学会放手,才能再次寻找快乐,懂得放下,才能解脱自己。”
当事与愿违时,抱怨和怨恨并不能化解生活的遗憾和不幸。
接受不能改变的,努力改变能改善的,就是与不完美的生活,握手言和。
只有放下执着,才能看清生活的本质,人生才能自在坦然。
写在最后
从流浪孤儿到美满之家,从底层杂役到古都玉王,又从一代玉王变得一无所有。
每一次,韩子奇在守得云开时,命运又将他拉回到原点。
然而,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霍达曾在《穆斯林的葬礼》中写到:
“人生从来没有蓝图,它有黑暗,有花火;有灾难,也有希望。”
所谓智者,就是学会原谅生活的不完美。
在每一次破碎后,再一次选择破局重生。
工作被迫暂停,那就笃学慎思,待机遇来临,才能稳操胜券。
忧心房贷,不如接受现实,多学技艺,才能稳挡危机。
生病住院,许是爱的警醒,只有强生健体,才能未来可期。
人生多歧路,命途皆无常。总有一些事,不尽如人意,总有一些意外,猝然而至。
我们唯有坦然接受,在逆境中学会成长,幸福依旧能如期而至。
点个 「在看」 , 愿你我在这苦乐无常的人生中,既能穿越黑暗,迎来火花,也能熬过灾难,盼得希望。
作者 | 墨阑
栏目主理人 | 徐徐来
排版 | 郑向北
音乐 | 《最好的时光遇见你》
+
《钝感力》 |《非暴力沟通》 | 《微习惯》
+
《自卑与超越》 | 《被讨厌的勇气》
+
《不受父母控制的人生》 |《学习的格局》
+
《活法》 | 《共情的力量》 | 《窗边的小豆豆》
+
《老人与海》 | 《浮生六记》 | 《平凡的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7天VIP
免费听樊登老师,解读300+本好书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