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默读勾画,把握文章大意。
抓关键句,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大意,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叙议结合的了解及运用。
【教学准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独立识字,积累词汇,了解作者。
2、默读课文,勾画出关键语句。
3、思考:白求恩是怎样的一个人?
要求:认真默读,勾画圈点,仔细揣摩,批注整理,写出要点,小组交流,准备发言。
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入题,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毛主席的《纪念白求恩》,课文的内容并不复杂,主席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我们现在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默读勾画,把握文章大意。
1、学生默读勾画。
①勾画出文中关键语句。
②思考概括:
白求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课堂展示。
3、概括明确。
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学习他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4、投影白求恩简介。
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白求恩随部队辗转于荒凉的大西北,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用他的话说,过的完全是“高强度的生活”。在私人通信里,他偶尔述及1938年一年,其实不到一年的工作量: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
亲爱的同志:
今天晚上我收到了林大夫带给我的301元钱。这笔钱中的100元好像是付给我的个人津贴,另外的102.20元似乎是用来偿还我在药品上的垫支,而剩下的98.80元似乎是用来支付我在纱布和药棉上的开销。关于这第一项100元。我在8月12日发给延安军事委员会的电报中已经表示过拒绝接受并且建议将它用做伤员们的烟草专款。其它的医生每月只有1元的津贴,而聂将军本人每月的津贴也只有“可观的”5元,在这种情况下,让我接收每月100元的津贴是不可思议的。
另外,因为我需要的所有东西都是免费提供给我的,钱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致同志似的敬礼!
白求恩
思考:读了这两则材料,谈谈你对白求恩的认识。
三、抓关键句,体会表达效果。
1、探究(一):和课文第一段比较一下,看看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异同?
①投影: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3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地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在一次为伤员实施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②学生默读比较,思考。
③小组讨论。
④展示明确:相同之处:记叙;不同之处:课文除了记叙文字之外,还有议论。(学生旁批)
2、探究(二):纵观全文,课文是以记叙为主呢还是以赞扬、评价性的议论为主?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记叙性的句子?
学生浏览,勾画出来,旁边批注。
3、探究(三):把第一段概括介绍白求恩的记叙性文字删掉,开篇直接赞扬评价,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①学生默读比较,思考。
②小组讨论。
③展示明确:记叙性文字是作者展开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是生发点。
4、探究(四):
①投影:
第2、3两个段落用了什么方法来赞扬和评价白求恩的?勾画出重要的词语,读一读,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②学生默读比较,思考。
③小组讨论。
④展示明确:指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或物或人拿来比较.这样写可以使你要表达的意思更为鲜明、突出。
5、探究(五):朗读、品味下列句子,关注加点的词语,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①投影: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②朗读思考。
③小组讨论。
④展示明确:
第一个句子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突出强调了要表达的意思,读来铿锵有力,斩钉截铁。
第二个句子运用复沓手法组成一组排比句,观点鲜明,气势流畅,热情洋溢,收束有力。
四、课堂小结,尝试仿写句子。
1、总结投影:
有叙有议明观点,双重否定多强调。
正反对比越突出,复沓排比有气势。
2、仿写练习。
练习写几句话,尝试用到文中学习到的写法。
2019年10月31日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