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了
相信不少家长朋友早就计划
和孩子 一起重温经典电影
让孩子们 从影片中回望过去
将中华民族的奋斗岁月铭记在心
“海淀教育”为大家准备了
经典电影的片单
快看起来吧~
正在热映的两部电影
《革命者》《1921》
都聚焦了百年前
那段开天辟地的革命史诗
用光影艺术致敬建党百年
↓ ↓ ↓
《1921》
他们,改变了中国!
电影《1921》以中共一大的 召开地上海为背景,以会议组织者之一李达作为主线串连,讲述了百年前开天辟地的历史故事。
一百年前, 一群青年满怀理想和壮志,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矢志改变中国的面貌。他们是开天辟地的人物,他们当年的创举改变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的未来。
《1921》立起了一个个 有血有肉的先辈形象,他们不再是以往出现在教科书里的符号,而是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大,像是同龄人朋友一般,不仅有着理想抱负,也有着丰富的精神、情感世界。
《革命者》
再现先驱赤诚征程
“如果我死了能够唤醒那些麻木的人,我可以去死。” 1927年4月28日,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登上绞刑台,他神色从容,慷慨就义。 时隔94年,透过电影《革命者》的画面,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的壮阔人生在大银幕重演。
如何让“李大钊”走出课本和史书, 脱胎成有血有肉的人物?这不仅需要立体多面的性格,还需要鲜活生动的细节,如李大钊和陈独秀私下会吵架,在街头吃包子,兴起时会弹钢琴、唱乐亭大鼓等。
如果说有血有肉的人物是核心支点,还少不了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支撑。《革命者》就选取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第一次国共合作”等重要历史节点,结合相关人物,浓缩展现出了李大钊波澜壮阔的一生。
小小鸡毛信,承载着沉甸甸的重量
闪闪的红星,代表着民族的希望
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成立
……
家长朋友一定对这些电影不陌生
是时候带领孩子观看红色经典
共同感受故事主人公的爱国情怀
↓ ↓ ↓
《鸡毛信》
收获成长的力量
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接受了民兵中队长派给他的送鸡毛信的紧急任务,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征程。海娃历经曲折,克服重重困难,在躲过敌人的搜查并逃出敌人的大本营后,终于把信送到了八路军张连长手中。
影片中有一个特别精彩的镜头——日本鬼子用冷冰的枪口对着海娃,强迫他带路到龙门村,海娃没有恐慌,而是十分镇定地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相信海娃的抗战故事,能帮助孩子从儿童的视角更好地学习历史,收获成长的力量。
《闪闪的红星》
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这部影片上映于1974年,讲述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冬子的爸爸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为了省下医学专用药给其他红军伤员用,他坚持不用医学专用药动手术,手术中他浑身冒汗,但他咬紧牙关没发出一声呻吟。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转移,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后在烈火中光荣牺牲。
这部电影能让孩子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此外,赣南风格的民歌随剧情发展而变奏,结合清新的赣南山水,相信在视听享受之间,孩子们能收获一堂别样的“历史课”。
《董存瑞》
树立伟大的信念
这部影片于1955年上映,讲述了董存瑞从冲动、鲁莽的孩子,成长为真正的革命战士的过程。
这部影片没有过多的战争场面,却真实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本质……在解放隆化战斗中,董存瑞为了争取时间,减少战友伤亡,保证战斗胜利,用手托起炸药包,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毅然拉开了导火线,舍身炸掉了碉堡。
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了他?相信孩子看完一定会有答案,真正的力量是——信仰!
《平原游击队》
牢记“旧经典”,挖掘“新精神”
这部在1955年上映的影片,主要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接到了牵制日军驻守某县城松井部队的任务,在机智、巧妙的应对下,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通过影片,在深受感染和震撼的同时,相信孩子们可以在“旧经典”中发掘那些不可磨灭的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
致敬抗日英雄
这部在1958年上映的影片,主要讲述了在抗战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党政机关、群众转移,和日军作战到弹尽粮绝后,跳下山崖的悲壮故事。小学时,孩子们已经在课文中学过《狼牙山五壮士》,相信孩子看完这部电影,会更有感触。
《小兵张嘎》
对青春的赞美
影片讲述了白洋淀的少年张嘎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从一个调皮的少年,成长为小侦察员的故事。这是一部具有特色的儿童题材电影,相信孩子们看完都能获得成长。
《开国大典》
将中华民族的奋斗岁月铭记在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开国大典在首都北京举办。影片中,五星红旗飘扬在蓝天之上,在清澈碧空的映衬下更加鲜明。多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胜利;经历沧桑岁月,开国大典的声音超越时空。
经典电影永不褪色
影片所传达的精神
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相信在大家的记忆深处
还有很多没有介绍到的红色经典电影
欢迎大家在留言分享
充实这份暑期观影片单
素材来源:中国教育报 首都教育
音频来源:共产党员公众号
编辑:黄依依 郭晓光
投稿邮箱:hdjywx@126.com
海淀教育内的文章,大部分是海淀教育记者的原创以及征集资料的整合,除海淀教育授权外,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本公号荣获2017年度、2018年度“首都教育新闻宣传策划创新力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大奖,2020年度“首都教育融媒体建设先锋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最具影响力”大奖!
优质 均衡 特色
海淀教育永恒的追求
微信号:hdjyxw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