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 寬博 平和 雄健
文|蔡国平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自上而下的全民读书热潮中,不少人全家出动走进古老书院,遥想千年前的读书胜景,品读流传至今的珍贵典籍。书香满城关不住,文化复兴尤可期。年初,《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书院文化跨越千年,终于在晨曦中醒来,延续文脉发光发热。
书院,古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启智、知行、儒雅、气节——书院文化,承前启后,生生不息。春夏之交,中国多地举行小学生拜师礼,一群小学生身穿汉服,齐聚封龙书院拜师,体验国学传统文化,培养传承国学精神。封龙书院,传承千载,与中国众多书院一起,点缀在山川溪湖之间,将书香气息传遍寰宇。
书院文化正在缓慢复兴,以文化复兴为使命的新时代知识分子,呼唤学习传统书院“启智、知行、儒雅、气节”等内容,培养新一代完整的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时间如流水一样流逝,一去不复返,不由得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当文化断层已经旷日持久,何不快马加鞭,发奋读书,补习传统文化?
文化梦,一梦千年
从唐代开始兴起,宋代形成高峰,清末逐渐式微,到1906年消亡——中国书院历时千年之久。它是民间教育组织,最初是官方修书校书和藏书之所,直至宋代才由朱熹创立正式的教育制度。书院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营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办学经费。
中国历史上的书院至少有7500所,最为著名的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众多书院为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植,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贡献良多。书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千年发展历程并非僵化保守、一成不变,而是紧随时代主题的变换不断自我调适、自我改造,在适应新环境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时代特色。
古代四大书院今何在?
“中国四大书院”的说法始于宋代。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三大书院无争议。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与石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存有争议。由于石鼓书院毁于日军战火,只见山石、不见书院。1998年4月29日,国家邮政局举办的“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上,所选书院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四大书院的排名至此告一段落。
岳麓书院
历史:岳麓书院,中国历史最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所古代书院。中国的书院始于唐朝,当时只是藏书、读书和编书的地方。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偃武修文”的政策,鼓励民间办学,书院的教育功能才凸现出来,并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与政府办的官学、民间办的私学并存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
现状:古代书院当中,只有岳麓书院延续办学千年,发展成现代大学——湖南大学,是中国教育的缩影。
白鹿洞书院
历史:白鹿洞书院,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割据政府于都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办学规条和宗旨,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
现状: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
嵩阳书院
历史: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历史上曾为佛教、道教场所,后为儒家独占。五代时改建为太室书院。嵩阳书院在北宋时最盛,院中有学生几百人,宋廷在此置有校官,并赐九经子史。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成为宋代理学发源地之一。
现状:明末毁于兵燹,清代康熙时重建。2009年,郑州大学嵩阳书院诞生,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国学文化做出新的贡献。2010年8月1日,嵩阳书院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应天书院
历史:应天书院又称睢阳书院,前身为“南都学舍”,是五代后晋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应天书院”。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升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
现状:2003年,河南省政府批准应天书院在宋代原址附近进行修复,并被列为河南省和商丘市的重点旅游工程项目。2009年,应天府书院迎来千岁华诞,二期工程开建,书院建筑一一复原。
虽然传统意义的书院早已走入历史,但是书院文化在改制中获得了永生。民国时期,现代书院陆续涌现,创办宗旨多为补新式教育之不足。进入新中国后,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作为在历史上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一大批以复兴国学为己任的现代书院,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生机勃勃,星火燎原。目前,活跃的书院大约有1000所,“书院复兴”之说所言不虚。
——刊登于《商道天下》2017年6月刊
鸣谢蔡国平供稿
招募:
华夏茶书院课程预告(点击可进入链接):
( 7月1日开启)
(7月2日开启)
(7月2日开启)
(7月16日开启)
更多信息,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华夏茶书院
华夏茶书院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崇尚中正、宽博、平和、雄健的文化精神,以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交流、传播为主要职能,并力求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生活化的倡导者、践行者、引领者。书院以茶为媒,器以载道;并涉及传统和香、古琴、插花、书画、华服等传统艺能。通过举办各类经典研修活动,开设传统艺道课程、组织讲座、论坛、雅集、游学等各类活动来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构建专业性、综合性传统文化研学平台,荣获2015年度“安徽省德艺双馨教育突出贡献奖”。
微信公众号:kuangguwenhua
网址:www.kuangguwenhua.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包河大道与黄河路交口华夏茶博城5号中岛,可乘27路及65路到华夏茶博城下。
联系方式:陈老师15256551042;张老师13127888333
办公室:0551-65182933
中正 宽博 平和 雄健
华夏茶书院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