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世太上皇:刘太公(刘太公)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世太上皇:刘太公(刘太公) 太上皇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的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或去世父亲的头衔,又称太上皇帝。在中国历史上,首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嬴楚(异人),他是死后被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世太上皇:刘太公(刘太公)

太上皇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的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或去世父亲的头衔,又称太上皇帝。在中国历史上,首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嬴楚(异人),他是死后被嬴政追封的太上皇,也是唯一的一个死后被追认为太上皇的国君;

也有被迫禅位然后当上太上皇的皇帝,比如唐高祖李渊,就是被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给逼的;也有主动撂挑子不干的,比如宋徽宗就把皇位禅让给了宋钦宗,父子两都是坑货,结果酿成靖康耻;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人十分特殊,他本是一介平民,没有当过一天皇帝,却是皇帝的父亲,在世的时候还被皇帝尊为太上皇,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世太上皇,此人便是:刘太公。

影视作品中的刘太公

刘太公其人

刘太公,没有正史记载具体名讳不详,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记载很简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刘太公一家都是农民,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并不是《汉书》和《新唐书》中所说的刘累后裔。

他共有四子一女,分别是儿子刘伯、刘仲、刘季、刘交,女儿宣夫人(名不详),其中刘季,也就是后来的刘邦,成功建立了汉朝,被称为汉高帝,又称汉高祖。(以下都称刘邦)

刘太公早先时候只是封建社会广大贫苦百姓中的普通一员,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地交租,扛着国家赋税,日子过得清贫但安稳,没什么大出息也没什么大希望,只想一家人稳稳当当平平安安。

不过他的三子刘邦却是个让人不省心的主。

楚汉争霸

刘邦不事农产,交友广泛,因此经常被刘太公责罚。不过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刘邦却立即集合三千子弟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并逐步发展壮大,开始与项羽争夺天下。

但刘邦的老家却在项羽的地盘上,他的老婆老爹自然也就成了项羽的人质。为了逼迫刘邦投降,项羽架起了一口大锅威胁要把刘太公给煮了,结果刘邦却说: “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意思就是咱俩是兄弟,我爹就是你爹,既然你要煮了咱们的爹,记得给我分一杯肉汤。

这可把项羽给气坏了,要不是项伯阻拦真的就得把刘太公给煮了。而刘太公是又气又怕,不过好歹是活了下来。后来,楚汉相争中楚国逐渐落于下风,项羽便将刘太公、吕雉等人质奉还刘邦请求和谈,双方定下楚河汉界。

不过很快楚国还是没能挡住天下一统的大势,被刘邦灭了,而刘太公也开始跟着刘邦享受荣华富贵。

刘太公行乐图

封太上皇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之阳登基称帝。

刘邦登基称帝,分封了大批同姓、异姓诸侯王。不过此时他的疑心病已经很重,不断猜忌一起打天下的功臣特别是那些异姓王侯,臧荼、张敖、韩王信、彭越、韩信、英布等先后废杀,还对帮他打天下的大功臣萧何都起了疑心,就连老婆吕雉本家也开始怀疑,打算杀了樊哙,因为他是吕家的人。

不过对于刘太公,刘邦还是非常孝顺的,他将老人家安排到了栎阳的宫殿居住,并且每隔五天就去拜候一次,行父子之礼,而且皇帝车辇出行场面浩大,给足了刘太公面子,刘太公十分受用。

古代父子

但很快,就有个无名家令跟刘太公说:人家以前是您儿子,跪拜您这个父亲是理所应当的;如今人家现在是一国之君,您虽说是他的父亲,却也只是臣子,让皇帝拜臣子,这个明显就不合规矩了。更何况天上不能有两个太阳,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君主,您拿他当儿子看待,那您可不就是皇上的皇上了,那天下可不就是您的了!

上归栎阳,五日一朝太公。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亡二日,土亡二王。皇帝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这可把刘太公给吓了个半死,毕竟家令说的很有道理,要是乱了君臣之纲,传出去那很有可能会危及儿子的江山,于是刘太公赶紧向家令讨了一招。

等下次刘邦再来拜候刘太公的时候,刘太公就拿著扫帚在门口以君臣之礼恭敬相迎,刘邦见状大惊,立刻去扶刘太公,却被刘太公拒绝,还告诉他你是皇帝我是臣子,不能因为我是你父亲就乱了君臣法纪。

后上朝,太公拥彗,迎门却行。上大惊,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奈何以我乱天下法!”

汉高祖刘邦

经过这么一件事,刘邦很高兴,于是赏赐了那个家令五百斤黄金,出手之阔绰令人咋舌。 于是上心善家令言,赐黄金五百斤。要知道叔孙通辅佐刘邦制定汉朝礼仪,功劳不小,赏金也只有五百斤。

不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不管怎么说刘邦还是刘太公的儿子,君臣之礼不能乱,父子之礼同样不能乱,否则老子跪拜儿子有违人伦,刘邦标榜以“孝”治天下,却让老子跪儿子,传出去那要被天下人唾弃的。

因此为了确定父子两之间的关系,刘邦尊刘太公为“太上皇”。

夏五月丙午,诏曰:“。。。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周礼

改祖宗籍贯,给亲爹戴绿帽子

封建社会历来讲究个名正言顺,尤其是皇帝之位,除了陈胜吴广那句流传万世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实际上更大程度还是要靠的出身门第。

毕竟当时虽说刘邦已经建立了汉朝,并建立了一套新的礼乐制度,但周朝、六国乃至秦朝的残余势力依然十分强大,对他们和他们的支持者来说,刘邦只是个草头天子,靠的是犯上作乱夺的皇位;对一些老百姓来讲,他们对门第出身那一套还很受用。

因此为了给自己的皇位谋个正当来源,,刘邦孝顺归孝顺,但还是硬生生改了自己的祖宗籍贯,连带着刘太公的祖宗籍贯也一并改了,称自己乃是尧帝后裔刘累的子孙,属于帝室之胄,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家族血统高贵,家世显赫。

《汉书·高帝本纪》记载:“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由是推之,汉承尧运,德祚已盛。。。自然之应,得天统矣。”

真龙天子

而且为了增强自身的神话色彩,强调自己是天选之子,真龙天子,刘邦还硬生生给刘太公戴了一顶喜当爹的绿帽子,说自己不是刘太公跟他老婆的儿子,而是蛟龙的儿子。

《汉书·高帝本纪下》记载:“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自然之应,得天统矣。”

刘邦是名正言顺,成了天选之子,真龙天子,就是苦了刘太公,临老还得戴上一顶绿帽子,还没法认祖归宗。

汉代未央宫复原图

跟老爹关系融洽

不过一家人到底还是一家人,坐一起一家人还经常打趣逗乐。在未央宫建成的时候,刘邦趁着这个机会给刘太公拜寿,并半开玩笑地说:“当年你老说我没出息,不如二哥有出息,如今你看我跟二哥谁置办的家业更大?”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不过后世并未记载刘太公如何应答,因此刘太公的表现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他暗暗咋舌应该是肯定的,毕竟刘太公只是普通农民之后,面对最没出息的儿子自然是恨铁不成钢,谁能想到自己最没出息的儿子居然能当上开国皇帝。

至于刘邦为了刘太公开心而命能工巧匠将整个新丰村搬到栎阳,则是出自晋人葛洪撰写的小说集《西京杂记》,没有正史记载,做不得数。

公元前197年,刘太公在栎阳宫去世,死后埋葬在万年县(今西安临潼区),终年85岁,在当时绝对可以说是高寿。

后世立的纪念碑

尾声

纵观一生,刘太公从一个农民一跃成为太上皇,已经达到了许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虽说手中没有一权半力,不过能够无忧无虑尽情享受荣华富贵,颐养天年,相比李渊等被儿子强迫做上太上皇、搬出京城、晚景凄凉相比,无疑幸福许多。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世太上皇:刘太公(刘太公)

Like (0)
Previous 2025年1月4日 下午12:29
Next 2025年1月4日 下午12:4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