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2年9月25日上午11点30分,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抵达北京。当时他乘坐的是一架白色的“道格拉斯”DC—8型专机。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首位踏上中国土地的日本领导人。周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田中。
2、日本访华并非是“心血来潮”,他是经过长期酝酿与多位领导人努力的结果。早在1952年,周总理就萌发了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的想法,当时提出的思路是“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和“民间来往、以民促官”。在这一思路的推动下,1956年北京举办了名为“日本商品交流会”的展览,毛主席亲自前往参观,并对展览给予高度评价。此后,中国和日本的民间较为逐渐频繁。田中访华正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实现的。
3、1972年2月尼克松已经来华访问,成为第一个访问新中国的美国总统。在这种背景下,田中角荣上任首相后两个月便急切地确定访华。日本抛出的橄榄枝得到了中国的积极响应。中央同意其来华访问。并确定了访问日程。
4、田中角荣抵达后,被安排到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周总理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年初尼克松总统来的时候,也住在这里。”
田中回应说:“尽管美国总统来得比我早一点,但我对国务卿基辛格说,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比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要久远得多啊。”
虽然是一句实话,但说出来却意味深长。
5、在中日双方会谈的过程中,田中角荣对过去的侵略历史表示遗憾,并首先表态说:“过去的历史不能重演了,今后日中两国人民要世代友好相处。”
6、虽然整改谈判过程很和谐,但是在晚间的欢迎晚宴上却出现了一点不愉快。
在欢迎晚宴上,田中角荣致欢迎词,在致辞中,田中角荣这样描述侵略中国的历史:“过去几十年之间,中日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麻烦,我对此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
把侵略说成是“添了很大麻烦”,这让周总理非常不满。他不苟言笑地望着田中走下台。
第二天,在第二轮谈判中,周总理开宗明义地告诫田中说:“田中首相对过去的不幸的过程感到遗憾,并表示了深深的反省,这是我们能够接受的。但是,‘添了很大的麻烦’这一句话,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的反感,中国被侵略遭受巨大损害,绝不可以说是‘添麻烦’。”
在周总理的强烈要求下,田中角荣急忙道歉,并同意更换用词。周总理这才同意继续谈判。
7、在田中角荣访华期间,毛主席正在病中,但是他还是在书房里接见了田中。田中临走时,毛主席送了他一套《楚辞集注》。
主席为什么要送这样一份特殊的礼物呢?
原来,楚辞是屈原所创,而屈原是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毛主席送这份礼物,是告诉田中,中国人将祖国安危看得比个人得失更重,宁愿舍弃生命也要保卫祖国和平。
一个小时的会见结束后,田中捧着厚厚的六卷本《楚辞集注》,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住处。
8、经过四轮中日首脑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在9月29日上午10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从此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仪式结束之后,周总理还陪着田中到上海参观。
整个访华行程结束后,中方举办欢送宴会。宴会当然少不了喝酒。但是田中酒量小,几杯之后满脸通红,非常激动。他端着盛满茅台酒的酒杯起身走到周总理面前,向总理敬酒。在做的日本人都惊呆了,因为“首相从来不起身敬酒,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揭秘中日建交的八个重要细节(中日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