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对有关单位半年来意识形态工作情况开展“自查”,通过上报的“自查报告”看,各单位都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如组织领导到位,主体责任明确;能够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舆论引导;加强文明创建、提升文明素质等等,满篇溢美之词。而存在的问题则以“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提高”等“委婉”词语一笔带过。(共产党员网 7月11日)
众所周知,开展自查自纠是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找出问题与不足,差距与短板,更好地落实整改、进行自我革命、推动发展进步的有效办法;是我们改进工作、完善提高的有益举措。同时通过自查自纠、自我反省、自我改正,查漏补缺、防患未然。
然而,揆诸现实,有的单位对待问题总是“讳莫如深”“讳疾忌医”,认为暴露问题是自己工作没做好,“丢人现眼”,担心领导有“看法”、给“说法”,以至于工作报喜不报忧,对缺点不足能掩饰的“掩饰”、能捂盖的“捂盖”、能伪造的“伪造”,只要能应对“过关”则“万事大吉”。如此,自查自纠往往演变成了自夸自诩、自吹自擂。
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其实,工作事业的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得以实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无不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我们党的实事求是和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党员干部不能回避问题、躲着问题甚至隐藏问题,而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正视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整改问题。
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问题却无视问题,有问题却找不到问题。当前,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总要求。其中“找差距”,就是强化“自查”,查找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和差距;在理想信念、思想理论、纪律规矩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和差距;群众观点、宗旨意识,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和差距,等等。找到问题和差距,而后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进行整改。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