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平台,点击上方欢迎订阅
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相连,血液通过冠状动脉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心肌,其走形迂曲,形似帽子,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冠状动脉。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简称冠脉CTA,是一种非创伤性的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冠脉CTA检查是经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利用多层螺旋CT通过快速多层扫描和图象重建技术形成冠状动脉的影像。冠脉CTA的优势在于无创、费用低、操作简便,不仅仅能显示管腔的狭窄,还能显示斑块的大小、形态,敏感性可达99%,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一、冠状动脉CTA的适应症
1、怀疑冠心病,常感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等
2、不稳定性心绞痛,内科保守治疗无效
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手术搭桥术后定期复查, 观察血管情况
4、术前检查
5、体检,可以观察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斑块以及狭窄,是否存在冠状动脉异常(包括走行,起源,结构异常)等
6、超声检查、同位素心肌灌注检查、运动心电图检查异常。
二、不宜做冠状动脉CTA人群
1、严重心律失常者(如房颤、期前收缩)
2、急性心肌梗死、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者
3、甲亢未治愈患者
4、有严重的对比剂过敏反应者
5、严重的肾功能不全患者
6、妊娠期及备孕者
7、病重、体质虚弱、一般情况差,无法配合屏气指令的患者
三、有关辐射剂量
辐射剂量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不少些患者对冠脉CTA检查心存顾虑。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配备佳能 Aquilion ONE TSX-301C 320排超高端CT,拥有160mm宽的探测器,与0.275s超快时间分辨率完美结合,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全心CT扫描。
可以实现一次心跳下的心脏冠脉检查,实现复杂心率情况(高心率、心率不齐、二联律等)下高清冠脉成像。仅需一次注药,一次扫描就可实现心脏疾病的综合全面的评估。检查时间缩短80%,辐射剂量大幅降低,低于一次头颅CT平扫的剂量。
增城院区佳能 Aquilion ONE TSX-301C 320排超高端CT
四、检查前准备
1、控制心率。在进行心脏冠状动脉检查前必须要控制好心率,12小时内禁饮浓茶、咖啡,避免心率过快,最好在70次/分以下,心率快的患者可以遵医嘱给予降心率药物调整心率。
2、明确药物过敏史及病史。进行检查时需要使用到碘对比剂,因此检查前必须确定自己是否有碘剂过敏史。此外在检查前还应明确患者是否有甲亢、严重的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3、应穿宽松衣物。不佩戴金属首饰,女性患者避免穿戴含有金属的内衣,以免产生图像伪影,方便粘贴电极片和连接心电门控。
4、合理控制呼吸。稳妥的屏气是顺利完成心脏冠状动脉检查的必要关键因素。检查前可自行进行呼吸训练,检查过程中需要配合屏气,屏气时间约10秒左右。
5、检查前需禁食4~5小时,可以适量饮水。防止对比剂注射时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造成胃内容物返流到气道引起窒息。
6、建立静脉通路。成人选用20G软管静脉留置针(红色针头),尽量选择右侧手臂进行穿刺。
7、调节情绪。放松心情,不用过度紧张,以免心率瞬间上升。
五、检查后注意事项
1、至少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方可拔除留置针,拔针后按压时间5到10分钟,防止皮下淤血。
2、多喝水,以减缓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利于造影剂排泄。
六、冠脉CTA报告解读
很多人在拿到冠脉CTA报告后,急切想知道结果怎么样,影响大不大,需不需要治疗,但是自己又看不懂冠脉CTA的报告,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读懂冠脉CTA报告的基本知识。
首先需要知道一些冠脉的解剖知识。正常情况下,冠脉由左冠窦和右冠窦发出。左冠窦一般发出左主干(LM),左主干又分出左前降支(LAD)和左回旋支(LCX)。左前降支的主要分支是第一对角支(D1),第二对角支(D2)依此类推;左回旋支(LCX )主要分支是 钝圆支(OM1);有时候左主干还会发出中间支(RI)。右冠窦发出右冠脉(RCA),右冠脉主要分支是 右后降支(PDA)和左室降支(PL)。左右冠脉的分布不尽相同。右优势型约占85%,均衡型约占7%,左优势型约占8%。
接着,还要了解一下冠脉CTA的主要重建技术。
● VR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
容积再现或者叫表面成像,能获得三维立体彩色图像,可快速全面观察心脏与冠脉的轮廓,冠脉的起源、走行、以及桥血管的走行。
●MIP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最大密度投影,能够较真实地反映组织间的密度差异,显示血管壁的钙化及其分布范围,更能够直观、立体地显示动脉的解剖、走行。
● CPR(Curver Planar Reformatons,CPR)
曲面重建,是将在空间上弯曲走行的冠状动脉以某一管腔为中心,将其延伸到整个数据序列从而获得新的重建平面,通常将目标血管 “拉直”显示在一副图像中。冠脉探针与CPR相结合,能更精确的判断冠脉管腔狭窄程度。
女,8岁,川崎病患儿,左冠状前降支动脉瘤
女,78岁,术前检查,左前降支近段管壁混合斑块,管腔中度狭窄,右侧冠状动脉中段管壁非钙化斑块,管腔中度狭窄
最后来读一读冠脉CTA的报告。
冠脉CTA报告上常出现的词汇“斑块”,冠脉CTA对斑块成分分析是根据CT值来界定的:(1)脂质斑块,CT值<0HU;(2)纤维斑块,CT值:20至30HU;(3)钙化斑块,CT值:500至1000HU。
一般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较难区分,放射科医师常用“纤维脂质斑块”或“软斑块”来泛指非钙化的斑块,同时具有纤维脂质和钙化成分的斑块,为“混合斑块”,又叫做“粥样斑块”。如果冠脉出现斑块,可能会导致血管相应的狭窄,狭窄程度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管腔狭窄标准有6个分级(直径测量法)。
● 正常:无斑块,无狭窄;
● 轻微:有斑块,狭窄<25%;
● 轻度:有斑块,狭窄25%至49%;
● 中度:有斑块,狭窄50%至69%;
● 重度:有斑块,狭窄70%至99%;
● 闭塞:100%狭窄。
冠脉CTA检查技术日益成熟,对于冠脉各类疾病的诊断、冠脉搭桥或支架置入术前术后评估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是,冠状动脉CTA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钙化严重的冠状动脉可能会对造影剂的吸收产生干扰,从而可能影响图像质量和检查的准确性。植入金属物质,如支架等,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局部的影像造成一定的干扰。
此外,肥胖、心律不齐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与冠状动脉造影结合使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END
来源:放射科 李新华、张笑春
编辑:李雯
审核:周密 谭炳科
审定发布:陈晓怡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