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HEALTH
关注我们
热播剧《庆余年2》已经大结局啦
但是剧中的一种药
肯定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哥罗芳”
范闲教范若若用“哥罗芳”麻醉鸭子
练习手术操作
范闲指挥范若若给自己做手术
也用的“哥罗芳”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麻醉药品?
真有这么神奇的效果?
今天就让麻醉科医生来给你解惑
01
“哥罗芳”是怎么实施麻醉的?范闲吸入后,为什么会产生吃“毒蘑菇”的奇幻效应?
“哥罗芳”俗称氯仿,属于吸入麻醉药的一种。吸入性麻醉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经过摄取及再分布后作用于神经系统而达到麻醉作用。但“哥罗芳”虽有麻醉效果,副反应也比较大,长期暴露可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出现昏迷和肝脏、肾脏等器官损伤,甚至与某些癌症的发生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哥罗芳作为2B类致癌物。
所以,剧中范闲使用“哥罗芳”手术,产生吃“毒蘑菇”的奇幻效应,可能是麻醉药引起的副反应。临床上也早已不再使用“哥罗芳”作为麻醉药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吸入性麻醉药品是七氟烷、异氟烷,地氟烷,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可调节性好、不依赖肝肾代谢的优点。
一般临床上应用时,吸入麻醉需要有吸入麻醉剂、挥发罐、麻醉机、新鲜气流量,这样才能把挥发罐里面的吸入麻醉剂带到肺泡,最后通过肺脑循环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在临床上,有些儿童紧张、哭闹不能配合静脉穿刺,故单纯的吸入麻醉多应用在儿童麻醉诱导期,小孩肺内气体量小,肺泡麻醉气体浓度更易提升、起效快。
02
使用“哥罗芳”后,范闲是可以不怕痛,维持清醒,指挥手术的吗?
吸入性麻醉是全身麻醉中重要的一部分,麻醉深度主要与麻醉气体浓度有关,一般都会引起意识改变,昏昏沉沉甚至睡眠状态对刺激无反应,所以肯定是不能够清醒准确无误下指令。
其实,临床上,麻醉分为全身麻醉(全麻)、局部麻醉(局麻)和椎管内阻滞麻醉(无痛分娩和剖宫产手术时用得最多)。麻醉药物除了吸入麻醉药,主要还有局部麻醉药、镇静麻醉药、镇痛麻醉药及肌肉松弛药。
在我们手术时,一般选择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一般都是在镇静、镇痛、肌松三方面达到平衡,满足手术需要的情况下,在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中选择适宜的药物配合使用。
这些麻醉药组合使用能使患者产生:
顺行性遗忘作用
患者不能记起手术过程,
没有不愉快的记忆,
甚至术后在美梦中被唤醒;
镇痛效应
减轻、消除患者术中疼痛,
抵抗术中疼痛刺激带来的应激反应;
肌肉松弛
使患者身体放松,
保持长时间的体位不动,
利于外科操作。
当然所有的麻醉手术过程中都会有麻醉医生守护在我们的身边。他们会时刻关注着监护仪器上我们的生命指标变化,也会时刻注意手术操作中的进展情况,时时预防问题、提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确保我们手术安全。
03
范闲使用“哥罗芳”后哭哭笑笑的状态,怎么像有些人做完无痛胃肠镜?
剧中表现的状态可能会有些像。但吸入性麻醉和无痛胃肠镜使用的静脉全身麻醉的方式并不相同。静脉全身麻醉就是给一定药物让患者睡着。静脉无痛胃肠镜麻醉药物较多,最经典的和最常用的是丙泊酚药物,一种白色的液体,我们都戏说是“喝点牛奶入睡”。这种药物推上以后患者会在15秒钟之内入睡。有些患者会产生欣快感或者做欣快的梦。
它的催眠状态通常是短期的,数小时内就会被代谢。因此,有些人检查结束醒后的一些“迷糊行为”是因为麻醉还没有完全失效,代谢完全后就会恢复正常,也并不会让脑子变傻或留有其他后遗症。
其实,麻醉并不是大家想的吸一口或是打一针就完事了,实际上全身麻醉有三个过程——
麻醉诱导:让患者进入睡眠状态;
术中麻醉维持:保证患者不会在手术过程中突然醒过来;
麻醉苏醒:确保患者做完手术后能安全地醒过来。
在实际应用中,不管是吸入还是注射都只是麻醉诱导的一种方式。手术中麻醉医生还会用各种方式维持患者的全麻状态,直到手术结束,患者安全苏醒。安返病房后,麻醉医生也还会指导患者术后镇痛,参与围术期管理等。
其实临床上麻醉药品品类是非常繁多的,可以达到上百种。每种药品都有它自己的特性和应用场景。但无论是什么样的麻醉药品,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重要任务,那就是为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提供支持和帮助。作为麻醉医生,我们也会时刻保持对药物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不断的为患者的健康和幸福而奋斗!
END
文 | 麻醉科 邓尚华
图 | 部分来源《庆余年2》剧照
排版 | 外宣办
审核 | 方 丽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