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前必听,忙的话听前10秒就行
不过别大声外放,以免社死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有关美食的歌都有很多,但真正被人记住且传唱的,其实不多。
而对我来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美食歌曲,莫过于“顶楼的马戏团”于2013年发布的单曲《义务为豪大大鸡排所作个广告歌》。
乍一看歌词,似乎也是极为简单,和口水歌没啥两样。
直到一听到主唱们用激昂的上海话喊出“哦嘟嘟鸡x”时,才终于释怀地笑了。
另外,别看歌词简单,其实颇见创作者的功力。
第一部分的歌词,先夸奖了豪大大鸡排的社会影响“又香又嫩人人夸”:
第二部分的歌词则着重描写味道“一口咬下去,汁水滴滴答”,好吃到让你丢了魂。
排除开头歌词的离谱,其实这首歌确实够洗脑够朗朗上口,晚出个几年估计还能更火。
何况对于上海以及周边地区的小伙伴来说,“豪大大鸡排”确实是这么叫的,人家也没有什么添油加醋的成分,换个角度看就是一首再正常不过的歌曲罢了。
在B站,《豪大大鸡排》成为了不少主播的噩梦,特别是许多虚拟主播,她们很多时候需要满足粉丝点歌的要求。
这时候粉丝突然要主播来一首《豪大大鸡排》,就会让主播左右为难:
七海Nana7mi
黛兔呆呆
实际上,写出这首歌的“顶楼的马戏团”,除了会整活以外,其实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棒的上海乐队,写下了不少既风趣又不乏深度的歌曲。
可惜后来团队主心骨离开乐队,乐队也宣布解散。
后来他们曾在前几年短暂复出演出过,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那有的小伙伴就不明白了:
为什么顶楼的马戏团要“义务为豪大大鸡排写一首广告歌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歌曲主角“豪大大鸡排”了。
作为差不多是最早在国内卖鸡排的品牌,豪大大鸡排的境况却一直十分惨淡。
在中国大陆,豪大大鸡排据说只剩下了两家店,处境凄惨:
从味道上看,豪大大鸡排不应该落得如此境地。
毕竟在各个社交平台,豪大大鸡排的味道有口皆碑,有人说比脸都大,有人说真的香,甚至还有小伙伴专门去香港吃一顿豪大大鸡排:
那为啥豪大大鸡排现况如此落魄呢?
这就不得不从2010年开始说起了。
当时在台湾省,有一个很出名的夜市叫“士林夜市”,而在士林夜市中,“比脸还大”的豪大大鸡排早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小吃。
不仅有当地喜爱鸡排的人们,更有慕名前来的异国游客,吸引得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为了保证产品的口感,豪大大鸡排坚持“不切不剪”。所以才比人脸还大,一份鸡排不仅能够带来满足感,更能为人们带来快乐与美味。
享誉台湾省的豪大大鸡排,自然有了要扩张的打算。
在国外开店后,豪大大鸡排在2012年,将目光对准了一衣带水的内地。
然而还没等他们开店,他们却惊讶地发现:
“我焯,怎么内地已经有豪大大鸡排了???”
原来,在很早之前,就有无良奸商率先抢注了“豪大大鸡排”商标,并且在内地开了一堆门店。
上海名为“豪大大鸡排”的连锁店共有1200多家,虽都号称来自台湾,但跟台湾士林夜市正宗豪大大鸡排毫无关系,且大小要比台湾正版缩水1/3,没有获得商标授权。
有记者调查发现,虽然“豪大大鸡排”与台湾士林夜市的“豪大”大鸡排毫无关系,但是其配料秘方同样来自台湾,创始人也是台湾人。
这就稍微有点尴尬了。
没有办法,钱还是要挣的,于是正主豪大大鸡排在入驻内地后,改名为“正豪大大鸡排”,在上海开业。
刚开始来捧场的顾客也是相当之多,当时台湾夜市还是很有名的。
店面的整体装潢以蓝白为基调。店内供应的炸鸡有大鸡排、鸡块、七里香、地瓜薯条等招牌产品。
价格方面,豪大大鸡排台湾本地销售价格为55元新台币,香港为25元港币,大陆为15元人民币。
对此,不少顾客表示,从口味、分量、品牌等方面来看,虽然正牌豪大大比山寨的略贵,但是性价比仍很高。
然而山寨的屡禁不止,抢走了豪大大鸡排许多本该属于它们的市场份额。
再加上来内地开店的时间较晚(2012年),属于是晚人一步了。
更关键的是,在豪大大鸡排开店的同一时期,正新鸡排的风光一时无两。
2012年,正新鸡排产品定价在5元至12元之间,加上半成品食材成本低、店面不大租金少等,正新鸡排凭借这些优势走红。
当年9块9就能有一块大鸡排+一杯酸梅汤,性价比拉满,许多小伙伴都愿意去吃。
2017年,正新鸡排门店突破一万家。而后更是突破到了2万家。
在一众炸鸡店的夹击下,豪大大鸡排变得毫无优势可言。
别说正主过得不好,就连盗版也是倒了一大片。
最近一条微博是在去年7月,且无法评论
看来豪大大鸡排确实快寄了。
不过没关系,就算它寄了,我们也还是会记得它。
因为它的“广告曲”,实在是太经典了。
往期精彩: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