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it’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To die-to sleep
生存或毁灭,这是个问题:
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
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
并将其克服。
此二抉择,究竟是哪个较崇高?
死即睡眠,它不过如此!
这段台词成为家喻户晓的永恒经典。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几个世纪已经过去,哈姆雷特——这个软弱矛盾的复仇者,却从来不曾被人们忘记。面对杀父娶母的仇人,哈姆雷特本该毅然复仇。可他犹豫思忖,摇摆不定。
这是来自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一段充满思考意义的诗歌。面对悲惨命运和两重选择,哈姆雷特陷入复杂的思索,痛苦的挣扎。
这段独白是哈姆雷特王子发现母亲和叔叔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且两人早有奸情之后的。此时的他痛苦、疑惑,对人生充满怀疑,觉得人活着没有意义,自杀更好,可又对死亡很恐惧,不知人死后会不会下地狱。所以在这段独白里,他非常犹豫,思考着是该“生存还是毁灭”。
《哈姆雷特》的故事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即位和叔父与母亲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这使哈姆雷特充满了疑惑和不满。紧接着,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岗时出现了父亲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说明自己是被叔父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
随后,哈姆雷特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由于错误地杀死了心爱的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叔父试图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机逃回丹麦,却得知奥菲莉亚自杀并不得不接受了与其兄雷欧提斯的决斗。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因误喝克劳狄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双双中了毒剑,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叔父并嘱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来人。
悲剧背后的沉思
在《哈姆雷特》一剧中,哈姆雷特对命运的态度几经变化,甚至看似前后矛盾。哈姆雷特起初认为,命运变幻无常,既不扬善,也不惩恶,反给高贵之人带来灾祸。他像马基雅维利那样,咒骂命运为“娼妓”,并在一次独白中表示要挺身反抗“命运的暴虐”。
但在经历一次“突变“之后,哈姆雷特转而完全信靠天意。鉴于哈姆雷特最初对命运的强烈不满和愤怒,这种突变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奇。
通过展现哈姆雷特的两种命运观,莎士比亚不仅否定了对待命运的两种极端看法,而且显示了正确对待命运的恰当态度:人的不幸,不是归咎于任何外在偶然性,而应归因于个人的天性和选择。在剧中,哈姆雷特同时扮演着诸多角色,他显得同时是一名哲人、复仇者和戏剧家。然而,遭遇变故后的哈姆雷特先是没能节制自己的悲愤,接着一再抱怨命运不公。这对身为丹麦王子的哈姆雷特而言,是个大问题。哈姆雷特对命运的看法暴露出他的缺陷。
莎士比亚通过哈姆雷特之口表达出来的这段生命意义的沉思,之所以会具有经久不衰的撼人心魄的力量。即是一部文学艺术作品,也是一部血淋淋的生活写照。为什么现今很多人读这些作品总有种脍炙人口的感觉?我们的时代不同,没有战争只有和平,我们无法呐喊心中的不公,也无法宣泄心中不快,只有通过欣赏前世留下的这些作品,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
著名朗诵艺术家康庄深情演绎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台词《生存还是毁灭》,感受经典艺术带给我们的精神魅力与享受。
哈姆雷特精神世界的危机为他的忧郁注入了更深刻的内涵。他用装疯来逃避和宣泄他的忧郁,但他肩负的重大责任又要求他必须快速地摆脱精神危机,重建起已破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完成自己复仇的使命。
对奥菲利亚看似恶毒的诅咒,其实亦是精神错乱中的深情回护。
▼
What’s Next
第二届哈尔滨大剧院艺术节
特别呈现
再别康桥
中外诗歌散文撷英音乐朗诵会
2018.3.9 周五 19:00
2018.3.10 周六 19:00
票价: 580/380/280/180/120/80元
主持人:薛飞 指挥:高嵩
《给凯恩》 普希金(俄) / 乔 榛
《当你老了》叶芝(爱尔兰) / 肖 雄
《父爱》佚 名 / 雷恪生
《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英)/ 康 庄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茨维塔耶娃(俄)/ 朱 琳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聂鲁达(智利)/王学兵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西蒙诺夫(苏)/ 方 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美)/ 斯琴高娃
——中场休息——
《母亲》翟永明 / 肖 雄
《对衰老的回答》周 涛 / 方 明
《相信未来》食 指 / 康 庄
《春天遂想起》余光中 / 朱 琳
《想北平》老 舍 / 雷恪生
《四时景》吴研因/ 斯琴高娃
《再别康桥》徐志摩 / 乔 榛
*演出篇目以当日演出为准
▼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