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在看中国美术史的时候,总是感觉内容比较散乱。诸如山水、花鸟、工笔、写意、青绿、水墨,各种概念层出不穷。而当我们细细追究每个概念的时候,又总是容易困在其中的一角,而迷失在整个中国美术史的浩瀚学说中。
所以,今天就来对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做一次系统的梳理,试图发现其中的发展脉络。那既然是要贯穿整个中国美术史,所以先按时间顺序,把中国美术史作一个简单的划分,这里主要概括为五个时期,之后会逐次展开。
《龙凤仕女图》
第一个时期: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
这是中国最早的绘画时期。中国最早的绘画就是象形文字,称为“书画同源”。比如说元旦的“旦”字,被圆圈起来的点代表太阳,下面一横线代表地平线。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旦字的写法,也是中国最早的绘画。
随着先民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要表达的事情和情绪也日趋复杂,靠文字已经难以说明,于是文字和绘画就分开了。和文字分开后的绘画,主要作用是装饰。比如,画在当时的器皿上的题材,就多是动物。这个很好理解。我们祖先生活范围有限,绘画题材来自身边,早期主要就是画身边的动物。
夔(kuí)龙纹
而到了东周,农耕文明大发展,人物成了绘画的主要题材。在战国的青铜器上,就能看到武士骑马挥刀,大战野兽的图像。
总的来说,这段时间是先画文字,写字和画画分离以后,就开始画身边的动物和人物。绘画的意义主要是记录简单的真实生活。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第二个时期,从东西两汉到西晋
这一时期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毛笔成了中国画的工具。这也体现了技术进步对于绘画的影响。如果说中国美术“书画同源”的基础,是从象形文字开始,那么毛笔的使用,就是这个传统最主要的原因。
毛笔作为写字的工具,和画画的技术开始互相影响起来。比如中国书法中写“一”字,不是画一条水平横线那么简单。而是左边起点是一个小圆点,右边结束的地方会轻轻往上提起。那个圆点看上去像蚕宝宝的脑袋,被叫做蚕头;结尾的上提像鸟的尾巴,被叫做燕尾。所以你看,写字和画画因为工具的统一,又联系起来了。
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
工具的确立,也影响了此后千年的中国绘画。因为柔软的笔体和圆锥的笔锋,使得画出来的线条充满变化。所以此后的中国画始终重视线条,而不重视色彩。
此外,这个时期延续了春秋战国开创的写实画风。而欣赏这一时期的绘画,有一个乐趣,就是像看历史纪录片。比如,军事书里说,魏晋的作战制度叫做“出战入耕”,这是什么意思呢?
汉砖画像
在今天的嘉峪关附近的一个古墓砖画上,我们找到了答案。画面的上半部分是士兵们在操练,下半部是士兵们在耕田。原来出战入耕就是有事打仗,没事种田的意思。所以你看,绘画让史书上的抽象概念一目了然。
说到这里总结一下前两个时期,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到毛笔成为主要绘画工具,书画同源成为中国美术的一大特点。而早期的中国绘画,写实是最重要的风格,这些绘画也成为我们了解当时历史的纪录片。
阎立本《步辇图》
第三个时期,从南北朝到唐朝
从南北朝到唐代,这个时期主流的创作者是宫廷画师。宫廷画师世代相传,服务于皇家。他们类似今天的时政记者,记录领导人的各种活动。
著名宫廷画师阎立本的《步辇图》就记录了一次唐太宗的外事活动。画的右边是唐太宗坐在步辇上面(步辇其实就是类似没有顶棚的轿子),被好几个宫女抬着走动。画的左边,第一个穿红衣的是当时外交部的官员,后面紧跟着的人身穿西藏服饰,是吐蕃国的使者。
周昉《簪花仕女图》
除了当记者,这些宫廷画家还是设计师。皇帝一家子的房子、衣服、家具、生活用品,他们都会参与设计。而到了唐朝中后期,国家实力衰弱,宫廷画家对政治活动画的比较少了,于是开始画宫廷妇女们的生活。
这样就出现的中国画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仕女图。如果仔细看这些侍女图案会发现,画里姑娘的妆容很像日本的艺妓。这是因为当时唐朝强大的文化,也影响到了周边地区。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此外,宫廷画师让山水作为专门题材,从绘画的背景中独立出来。在接下来的历史中,山水画成了中国绘画的最重要主题。这些宫廷画师里面,最有名的就是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他们被人们叫做大小李。
其中,小李有一幅画,叫做《明皇幸蜀图》,记录了唐明皇逃离首都,经历艰险道路,到四川避难的一副画。唐朝画山水,会用很浓艳的绿色,还加上金色,看上去非常华丽,这个叫做“金碧山水”。
如果总结一下这个时期,很简单,就是宫廷画师即是记者,又是生活设计师。他们还把山水,画成了中国绘画的主题。
巨然 《万壑松风图》
第四个时期,是五代、两宋和元代
从五代开始,经过两宋最终到元,中国山水画达到了艺术的完美和成熟。五代的艺术家们发明了“皴”的技法,就是冬天我们皮肤被寒风冻得干裂的“皴”字。这个技法,是用比较干燥的毛笔,慢慢摩擦出一些阴影,来表现岩石粗糙的质地。
中国在五代的时候是分裂的,不同居住地的画家,用不同的皴法,描绘了不同地区的山水。
荆浩《匡庐图》局部
比如,五代有四位画家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其中荆浩和他的学生关仝,在山西和陕西那边的山里居住。所以他们画的北方山水,都是高峻的山脉上长着枯树,树上都很少有树叶。
相比之下,董源和他的学生巨然则居住在江南,所以画的都是圆圆的山坡和茂密的树木,甚至可以看到水气在蒸腾。
范宽《溪山行旅图》
后来宋朝结束了五代的分裂,而宋代的画家对于自然观察细微,甚至对于每一种岩石的纹理、水流的波纹和树叶的季节变化都认真研究。这种深受“格物”哲学思想影响的创作,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了高峰。
比如,北宋大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瀑布水流从高处落下,而下方却是茫茫水汽。在野外实地观察高处落下的水流,就是这样的。又比如南宋马远的《水土卷》,他用十二幅画来描绘不同水,在不同地点,不同季节的表现,这都是格物的精神。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之后宋被蒙古人灭亡,元朝建立了。这个时代的画家对于政治失望,隐居山林,他们渴望更加自然随意的表达。这种精神发展到极致,让元代绘画呈现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赵孟頫,他也是一位大书法家。画画方面,赵孟頫开创了自然随意的山水画笔法,成为整个元代的主流。比如他画的《鹊华秋色图》,两座大山之下的水波、树木都很随意,不像宋代人那样追求仔细。
倪瓒《容膝斋图》
其实,和宋人的格物精神不一样,元代的画家希望能自由随意一些。而发展到极致,就成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表达。这方面最典型的画家,就是倪瓒。他隐居起来不仅是因为不喜欢蒙古人的统治,他甚至厌恶人间。他的画里面从来不画人,只有冷清寂静的山水。
山水说到这里,总结一下山水画的发展。唐朝的宫廷画家把山水变成了绘画的独立题材;五代的画家创造了皴技法;宋代画家用格物的哲学精神,把山水画推向高峰;元代的隐居文人画家,创造了自然随意的风格,画出了冷清寂静的山水。
戴进《溪堂诗意图》
第五个时期,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发达的商业让城市变得繁荣、富裕。致富的商人开始购买画作,使得这个时期的画家生活更加自由和独立,他们不再依附于皇家,能够作为文人兼职作画。比如大画家戴进,他就可以从宫廷辞职,专心做一名自由画家。
自由也表现在内容上。画家开始投入到热闹的市井生活中,而不再像之前,只以宫廷生活,或者饱含哲学思考的山水为题材。比如大画家仇英,开始给小说画插画;而画家陈洪绶,甚至还画了一套水浒人物的纸牌。
仇英《汉宫春晓图》
其实,就算是文人主导的山水画中,画里的重点,也已经变成了山水画中的人物。比如,山水中有渔船的场景就很常见。这个主题放在元朝,就是巨大的山水里,有一艘小小的渔船。同样的主题,换成明代的画家,就成了有人在钓鱼,有人在拿网捕鱼,还有人传递货物,对生活场景的描绘非常丰富。
好了,以上就是中国美术的历史脉络,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最初的绘画是文字,当绘画从文字分离后,我们先人开始写实的画身边的动物和人。唐朝宫廷画家的工作,就像记者和生活设计师,他们把山水,画成了单独题材。
经过五代的皴技法,宋代的格物哲学和元代的隐居文人,山水画达到了顶峰。明清的经济繁荣,让画家投入到了热闹的生活中,市井题材是他们的最爱。
通过对这条脉络的讲述,你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中国美术从实用性,为帝王将相记录,表达文人政治思想,到描绘市井生活,记录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整个历史是一条回归以人为本的道路。
张萱《捣练图》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可以当作理解中国美术史的一个框架。如果您想更深入看懂中国美术史,今天再给大家推荐一套,由中信美术馆馆长曾孜荣先生担纲主讲的,全国首套华夏美学儿童通识课程《给孩子的中国美术简史》。
虽说是给孩子看的,但是对于希望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大朋友们,也同样是十分难得的一套课程。
曾孜荣:中信美术馆执行馆长。长期致力于中外艺术的普及、教育及出版工作。其讲座主要面向大众开设,风格简练优雅,睿智而易听易懂,引人入胜。
这套课程将以时间和画家为经线,从远古时期的神秘图案讲起,经“画祖”顾恺之,“画圣”吴道子,历大家辈出的唐、宋、元、明、清,到现代齐白石、徐悲鸿, 带领我们从这些传世名画里发现一个真实的、美学的中国。
讲解中将通过 52 集视频课程,240 幅高清传世名画,超过 420 分钟生动讲解,在传世名画的高清细节里,解码华夏文明延续千年的奥秘。
宣传片
通过这套课程,你可以学到:
1. 中国绘画的脉络梳理
人物、山水、花鸟,美学传承
2. 名画中隐匿的小秘密
山水画里的人儿为啥都那么小?
画中桌案为什么近小远大?
花鸟画里为什么还有萝卜白菜?
南唐画院竟是后主李煜的情报机构?
3. 中国元素和图像的源代码
策马扬鞭、江湖泛舟、奇花异鸟
神话怪兽、亭台楼阁、竹篱茅舍
文会雅集、琴棋书画
4. 托生于绘画的成语故事
画龙点睛、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双管齐下、惜墨如金
这套专栏由博雅云课堂独家出品,全套课程 299 元,现特向美在高处的读者,提供特惠价 249 元。如果您对这个专栏感兴趣,以下为您带来购买及听课的详细介绍。
2. 购买成功后,会以物流单号的形式发给您课程兑换码。
就是说
物流单号=课程兑换码
注意,上图中顺丰速运后面的号码,就是您的课程兑换码!
问:我平时都是下单后坐等收货,不知道微店在哪里查物流单号呢!怎么办?
答:最快捷的方式,是关注“微店”这个公众号,选择微信登陆之后,就在下方菜单栏“我的”处找到“我的订单”就能查到物流单号(也就是兑换码啦!)
4.在公众号底部栏点击“博雅课程”,子菜单选择“美术简史”,进入博雅云教室订阅平台。
5. 第一次登陆后需要您注册一下,如图。
6. 注册成功后会转入博雅云课堂首页,点击给孩子的中国美术简史即可,进入兑换页面。
7. 在下图中红框出输入课程兑换码即图中的优惠券码,确认兑换。
最后要特别说明的是,您购买的课程兑换码可以转赠给您的亲友,但一个订阅码只支持一个微信号使用。所以您如果已经使用,就没有办法转让了。
点击阅读查看更多详情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一篇文章厘清中国美术史脉络(中国美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