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备考经验,赢限量周边】
22法考的伙伴们,快来跟合合菌分享你的备考经验哦,
无论通关与否均可参与
还有保温杯、众合礼盒等你来拿哦~
即日起~2023年5月25日
?在方圆众合法考公众号参与哦~?
22法考主观题成绩已经公布三天啦,网申也在进行中,距离圆满落幕就差现场申请和领证啦
4月24日,主观题成绩查询公告公布后,司法部又发了一条公告,公告详细披露了一组数据:
2018年以来,全国累计340余万人报考,57万余人通过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注入新生力量。
原文链接:《司法部公布2022年度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考试成绩》
已知22法考报名人数有81.6万人,那么根据司法部的这组数据来算,18年-21年法考通过率应该为57/(340-81.6)≈21.59%。
但法考通过率真的有那么高么?
答案是:并没有,一战考生一次性通关的概率远远低于20%。
01
一战通关率持续降低
合合菌根据往年官方的公告通知中公开的数据,分析2018-2021法考一战考生通过率如下:
✏️ 一战客观通过率:
✏️ 一战主观通过率:
备注:假设二战考生全部参与主观题考试
✏️ 一战整体通过率:
备注:整体通过率=客观通过率×主观通过率
由此可见:2018年-2021年的法考一战整体通过率持续走低!
而根据客观题通过率图片显示,但是每年的报考人数也逐年上涨,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通关的难度也更高了。
而题目的考查也越来越灵活,对大家的要求越来越高!
02
题目整体难度加大
根据近几年法考客观题参考同学的普遍反馈,无论是考查的细致程度,还是考查的广度都有所增加。法考整体的出题难度有所加大。
“因例设题”比重持续加大
持续加大案例题目比重的目的也在于化解前述问题:实践中的案例其具体情节并非和知识点一一对应,使用实际案例作为考查资料,既保证考查内容的总体仍在考试范围内,但题目已经不是直接地考查知识点本身,又真正考验考生能否掌握并熟练运用每个知识点进而从错综复杂的事实中理清法律关系、做出合理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案例题的考查主要通过主观题体现,但案例题的比重加大这一趋势亦体现于客观题的命题中。
客观题延考中出现了一道“网约车App承诺乘客下车后一定时间不付款,App公司就代替乘客付款给司机,网约车司机甲委托陈某开发了一个软件,使app错误的认为甲接到了乘客,从而获得车费。”的题目,是对网约车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考查。
随着案例题目比重的持续加大,题目总体的难度也必然随之上升,考生必须有充分的理论知识储备与心理准备方能有效应对。
“开放性试题”数量增多
法考改革明确要求 “多出活题、不设标准答案”。在司考时代,常有考生针对刑法题目询问:“这位老师是什么学说派别的?另一位老师是什么学说派别的?我要根据哪个学派的观点来作答?”
近年法考这类问题已不复存在,在客观题中如果出现不同学说的考查,一般会提示学生应根据某种学说的观点选择相应的正确答案,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而在主观题中,更多的是会给学生留下一定自由讨论的空间,允许依据不同学说进行阐述。
要求学生依据不同的学说观点判断,这既是考查学生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在考题设置时贴近现实情况的表现。
现实生活领域内复杂的案例并不会仅有一个明显正确的标准答案,基于不同学科的立场,甚至同一部门法内的不同法条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推导出一个颇具道理的正确答案。
而对于某些理论界早已存在争议或者理论界与实务界观点差异明显的题目,更多的还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不必过多担心。
“新增必考”是永恒定律
据考生反馈,新增的“法治思想”、“信托法”学科、新修的“知识产权法”等内容在本次客观题考试中进行了较为集中的考查,符合“新增必考”的规律。
再如民法学科在法考改革后仍然集中对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以及侵权编的内容进行考查。相信在今后几年的民法题目中,《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仍会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相对于传统民法重点部分命题的深度和难度,《民法典》新增内容的考查难度有限。对新增内容进行重点掌握,仍然是民法学科性价比非常高的拿分方式。
“综合命题”不确定性增强
根据近几年法考客观题参考人员的普遍反馈,有些试题看着不难,但选起来很困难,考题不确定性较强。
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面对考题的4个选项,考生往往能够利用知识储备对一到两个选项做出有把握的判断,但是对剩下的选项却很难做出准确判断,纠结一段时间,最终也只能凭感觉做出选择。
在私法卷,民法与商法的结合十分紧密,有时分不清考查的是什么学科。而商法空出来的空间则大部分流向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内的二级小法,小法考查的也较为精细化,并不容易得分。
更有甚者,在私法卷有同学觉得题目出的像行政法,实际上那只是和行政法较为相近的经济法二级小法,如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这类命题无不凸显了综合性命题的风格!
03
合合菌寄语
近几年法考的报名人数多达几十万,但是大多数考生的水平其实相差不大,绝大部分在160分到200分之间,胜负只在毫厘之间。这种情况下,对参加考试的考生们来说,不单单是10分、5分,甚至1分、2分都能决定你最终通过与否!
针对2023年法考客观题考生,合合菌给大家一些备考建议:
✅ 全面复习,科学分配各个学科的复习时间
✅ 提升对新增以及热点内容的重视程度
✅ 建立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
希望大家能通过一轮一轮的复习巩固,让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考试时达到最佳状态,2023年一定能够顺利通关!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