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圣君(微信公众号:建筑前沿)
话说大圣君前阵子写了一系列关于几个大型国企之间的比较,然后有很多小伙伴一直在后台留言让我分析下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之间的经营实力,所以今天大圣君就为大家从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净利润、新签合同额、毛利率、所获奖项、银行授信额度、员工学历构成八个方面好好说道说道。
1
营业收入
对于工程承包行业,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营业收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营业收入是公司的生命线,是维持团队运作的基石,也是后续利润的来源。可以说所有抛开营业收入谈企业经营情况的行为都是耍流氓。而且看营业收入,不能孤立地看一年的,而是至少要看三年的,最好的是看五年的趋势。
纵观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最近5年的营收表现,可以看出:
中国中铁的营业收入平均增长速度高于中国铁建。2013年之前,中国铁建的营收不论是增速还是绝对水平均高于中国中铁,2013年之后,中国铁建的营收增速明显下滑,而中国中铁一直以较高的增速匀速向上增长。
总体而言,中国中铁的营业收入水平要高于中国铁建。2013年以前,中国铁建的营收高于中国中铁,2013年之后,局势发生了逆转,中国中铁一举超过了中国铁建,且近3年来的营收一直高于中国铁建。
二者的营收差距不大。虽然两者的营收存在差距,但是实质上差距并不大,所以才经常发生“超车”的现象。至于二者未来的营收实力如何,从当前的趋势来看并不是很好判断,毕竟两强相争,结果很难预测。
2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在一个企业的实际经营中非常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经营质量。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都知道,工程承包行业是一个“赊账”现象特别普遍的行业,而且这几年由于行业不景气竞争加大的缘故,很多企业甚至都是自己先垫付钱把工程干完,交付给甲方之后再拿钱的。企业还没有从甲方收回来的而又属于企业该得的钱就是所谓应收账款。
从应收账款占企业营收的占比,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经营质量。因为企业每年报给外界看的营业收入都是包含着应收账款的,而由于应收账款存在着收款收不回来的风险,所以说当年呈报的营业收入其实是要“缩点水的”。
总的来说,企业的应收账款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重越大,说明经营质量越差,反之则越好。
纵观中铁和中铁建近5年的应收账款水平,可以发现:
总体而言,二者的应收账款水平都很高,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也从侧面说明这几年企业的生意确实是越来越难做了,赚得钱好大一部分都是没收回来的;
其次,中国中铁的应收账款水平一直高于中国铁建;
再次,中国中铁的应收账款水平近2年有所下降,而中国铁建一直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前面提到看应收账款,不能只看绝对水平,而是要分析应收账款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重,从比重中比较二者的经营质量。
上图是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近5年来的应收账款占营收的比重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中铁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值明显高于中国铁建,这说明从应收账款的角度上讲,中国铁建的经营质量是高于中国中铁的。
3
净利润
所谓净利润就是指公司的利润总额缴纳了所得税后剩下的利润,通俗地讲,就是公司最后能实实在在留在口袋里的钱。所以说,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与营业收入相比,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近5年的净利润比较要相对清晰多了。首先,二者近5年的净利润增速基本保持一致的步调,都是在匀速增长,5年平均增速在12%左右;其次,中国铁建的净利润水平一直高于中国中铁。
4
新签合同额
新签合同额在每个公司中占据的分量就不用我过多赘述了,相信每一个工程人都懂得,因为它代表着公司未来还可用的余粮,余粮当然是越多越好。
从上图可知,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的新签合同额水平一直处于“你追我赶”的状态。近5年来,二者的新签合同额趋势几乎一致,都是先快后慢再快的节奏。其中,2013和2014两年,二者的新签合同额差距较大,14年更是相差1000多亿,好在之后的两年中国铁建迎头赶上了,目前二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微小。
但是就总体而言二者的综合新签合同额数量,中国中铁要明显高于中国铁建。
5
毛利率
毛利率反映地是毛利与营业收入之间的关系。在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时,不能单单只看营业收入,因为营业收入是个绝对值,与公司的规模有很大关系。但是毛利率不一样,它是一个比值,不直接受公司规模和人数等的影响。对一个公司而言,毛利率越高越好,因为它表示同样的营收下,企业获得的利润越高。
纵观中铁和中铁建近5年的综合毛利率情况,可以发现:
二者近5年的毛利率趋势完全一致,这也可以从侧面推测出二者的业务和经营方式真的是非常相近,不愧是兄弟公司,同宗同祖!
每年的毛利率差异非常小。近5年二者的毛利率差异最大时是2015年,相差仅0.4%,最小时只相差0.1%,5年的平均毛利率没有差异,都是10.5%。
所以整体而言,中铁和中铁建的毛利率水平几乎是一样的。
6
所获奖项
鲁班奖,全称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国家优质工程奖是工程建设行业设立最早、规格要求最高的国家级质量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是弘扬科技创新的奖项,这四个奖项都是每个建企的梦之女神。因为们它不仅代表了无上的荣誉,也是实力的证明,是企业呈现给业界一张最好用的名片。
这四个奖项中,除了国际优质工程奖之外,其余的中国中铁的数量都明显高于中国铁建。总的而言,中国中铁共获得568项,高于中国铁建的534项。
7
银行授信额度
银行授信额度,说得直白点就是指银行最高能给你贷多少钱,授信就是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对客户授予的一种信用额度,在这个额度内客户向银行借款可减少繁琐的贷款检查。从某种程度上讲,银行授信额度也从侧面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情况。因为只有企业经营情况好,才能够有足够的还款能力,银行才能放心把钱贷给你。
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已取得国内多家银行提供的银行授信额度分别为9540亿元和10075亿元,中国铁建的银行授信额度明显高于中国中铁。
8
员工学历构成
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一直都是各家企业争相抢夺的对象。前面提到的种种,不论营业收入也好,净利润也罢,代表的只是过去的成绩,而人才不仅影响着过去和现在,更决定了一个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从人才的角度,不仅能找到一个公司过去经营好坏的原因,还能预估它以后的发展前景。而且拥有更多高素质人才,本身也说明该企业对人才有更多的吸引力,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了该企业的发展前景。21世纪,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本。
前面提到的几项指标,中国中铁和中铁建之间或是没有差异,或是差异不明显,但是在员工学历构成这块儿,二者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中国铁建的人才配比明显高于中国中铁很多很多。
首先从增速讲,5年来中国铁建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的占比一直呈高速平稳增长,从2012年的37.1%增长到2016年的48.6%;而中国中铁前4年的高素质人才占比一直没有变化,直到去年才有了突然增长。跟中铁建相比,高素质人才引进觉悟明显慢了不止一截。
其次从绝对值来讲,2012年开始,中国铁建的本科及以上人才占比就比中国中铁高了15%左右,此后这一差距一直在扩大,到2015年二者相差了一倍之多,差距可谓非常悬殊。
此外,从二者近5年的人才占比情况也可以得出,工程承包行业正由传统的劳力输出型产业向技术输出型产业转型,未来这一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建筑前沿】原创,谢绝转载,欢迎大家把文章分享给好友、转发朋友圈!
猜你喜欢
▲
▲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