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3日晚8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末代掌门人,人称“东北王”的张作霖乘坐火车从北京中南海“陆海军大元帅府”启程返回奉天(沈阳),4日凌晨5点23分,当专列快要到达终点经过皇姑屯火车站附近的京奉铁路(北京至沈阳)和南满铁路(吉林至大连)附近的三洞桥时,突然响起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桥梁被炸开、桥墩被炸裂、铁轨被炸弯、列车被炸断,此一行人等有的被当场炸死,有的被炸伤,一时间血肉模糊、场面凄惨,而“大帅”张作霖深受重伤,紧急被侍从们用汽车送回奉天的“大帅府”。回到家后军医们立刻对奄奄一息的张作霖施救,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大军阀张作霖命丧黄泉,史称“皇姑屯事件”。临终前“大帅”留下遗言让张学良快回沈阳,并叮嘱转告张学良以国家为重、好好地干。
两年前的1926年夏,蒋介石在广州誓师率领国民革命军北伐,以摧枯拉朽之势一路北上,吴佩孚与孙传芳等旧军阀们节节败退,而阎锡山、冯玉祥等新军阀纷纷响应蒋介石,国民革命军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时间到了1928年5月底,北伐军直逼华北京津地区,北洋政府的末代掌门人——时任北洋政府安国军总司令的张作霖已成强弩之末,垂死挣扎的张作霖深知自己已回天乏术,因此不得不考虑离开北京。与此同时,日本人也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张作霖和中国的满洲。
时间再往前推到1925年的11月份,张作霖奉系军阀的心腹部下郭松龄忽然倒戈联合冯玉祥反奉,霎时间使得张作霖在东北的统治岌岌可危,奉系内部地动山摇。张作霖在权衡利弊后以南满、东蒙的权益相诱换取日本出兵干涉,11月23日,张作霖约见日方代表,并签下密约,最后郭松龄兵败被杀,张作霖逢凶化吉,但这次郭松龄倒戈事件大大的损耗了奉军的元气,同时这次日张会面为“皇姑屯事件”的发生预埋了伏笔。
从1922年至1924年,先后经历了两次直奉战争,段祺瑞、吴佩孚等相继下台,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张作霖坐拥东三省冀察鲁豫等地,并逐渐登上北洋政府大舞台,最终一跃成为了北洋政府的新霸主。而对中国虎视眈眈的日本人也开始计划拉拢张作霖来施行其对华政策,作为张作霖来讲,当然也想借助强大的日本人来巩固其在东北的统治甚至扩展其进军关内的政治野心。于是,双方具备了合作的基础,但毕竟张作霖是中国人,他明白如果自己当汉奸卖国贼的下场,因此,他对与日本人的合作显得有些闪烁其词、犹豫不决,尤其是关于一些文件和约定的签署他更是谨慎小心,态度上则是能推就推,既不拒绝也不签署就是寻找借口一拖再拖。
到了1928年的5月,日本驻华公使芳泽多次拿着一份文件去找“大帅”张作霖,这份文件正是当年郭松龄倒戈时张作霖与日本关东军签下的合作密约,而日本人希望能将密约改为与北洋政府官方签订的正式条约(史称《日张密约》)和答应让出五条铁路的权益,张作霖这边依旧每次都是“不着急、先放着”、“需要东北议会商议”或者推脱不见,有一次张作霖在芳泽的一再劝说和逼迫下居然签了字,芳泽喜出望外,当芳泽打开文件时却看见了一个大大的“阅”字,这是张作霖惯用的伎俩了,可这一下直接激怒了芳泽,芳泽称张作霖的部下张宗昌在济南杀死五十多个日本侨民,要求张作霖负责,但“大帅”以查无实据为由拒绝负责,就是这样与日本人来来回回的几次拉锯对垒,使得日本人下定决心除掉“东北王”张作霖!
在北伐军的步步紧逼和日本人的咄咄逼人下,1928年6月2日,张作霖发表了《出关通电》,以国家大局为重、暂退关外,放弃关内的统治交由国民政府管理。《通电》实际内容就是公开表示撤退回家,这对日本人来说是个暗杀的天赐良机。
草莽出身的张作霖能爬到如此位高权重的层级与其为人向来谨慎甚至多疑不无关系,此次出关张作霖也隐约意识到危险存在,他先是计划低调的乘汽车离京回奉天,可是又考虑到汽车旅途颠簸要翻越大山,当时的车速又慢而且很多公路没有修通,于是张作霖在权衡下选择了乘火车,但是他还是让他的五姨太太先乘坐了一列和其专列很相近的火车离开,自己随后离开。即使是这样算是谨慎的抉择与严密的部署,一切都还在日本的监督与掌控之中,日本关东军陆军大佐——河本大作,一位多年来在中国东北策划间谍与秘密侦查活动的间谍,他在暗中策划着如何对张作霖下手。经过反复的推演,河本作出决定,选择在皇姑屯火车站附近炸死张作霖。河本具体做出了三个部署:首先,在张作霖专列经过的铁道附近埋下二百公斤的炸药,并对铁轨动了手脚。其次,安排提前埋伏好刺刀队在铁路沿线,以防万一没有炸死张作霖可以由刺刀队再剿杀。同时,找来三名乞丐给他们换衣洗澡、吃饱喝足(其中一人觉得有些蹊跷,便中途逃脱),然后将其二人在事发地点附近杀害,给他们身上放了伪造的国民政府刺杀令,以便嫁祸给蒋介石。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后,河本大作就等这位乱世枭雄踏上这条不归路。
于是,在6月4日凌晨就发生了本文开头提到的爆炸案,爆炸发生后张作霖在护卫的严密防范下被汽车送回“大帅府”,由于伤势过重,五个小时后张作霖撒手人寰,享年五十四岁。
这起骇人听闻、轰动全国的“皇姑屯事件”其实背后隐藏着血腥残酷的政治暗斗,屡次与日本签订秘密条约以换取资金和援助,但又迟迟没能兑现条约中的承诺使得关东军内部出现仇视张作霖的势力,而张作霖这种与虎谋皮、与狼共舞的行为以及含糊其辞、语焉不详的态度彻底激怒了关东军内的极端法西斯主义者们,在他们的眼里张作霖只是他们施行其侵略征服中国的工具,现如今工具成了绊脚石,自然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作为张作霖,他虽想通过借助日本的先进与强大来完成其称霸的野心,而且与日本人也有一些秘密协定,但在民族大义和历史责任上张作霖还是有所顾忌的。同时,“皇姑屯事件”的发生也从另一个方面促成了“东北易帜”,使国民政府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2017.7.4
下次内容提示:
民国往事:东北易帜始末
请关注我的注微信公众号,搜索添加“魏晨品读民国”或“sxbj0729”,了解和探讨更多民国史内容。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民国往事:皇姑屯事件始末(皇姑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