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群星璀璨的众多名将当中,最受推崇的恐怕还要数图哈切夫斯基,即便是他没有参加过卫国战争。包括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在内、许多战争的经历者都不得不承认,假如图哈切夫斯基没有在1937年过早的去世,那卫国战争乃至二战的进程,必将会被改写。的确,如果说到军事才能的话,图哈切夫斯基完全配得上“天才”的称号,足以与拿破仑比肩。俄国内战,他统领指挥西线全军,那时他才只有20岁。虽然他在军中的地位不算是最高,但是列宁曾经不止一次把苏维埃的命运交托给这位年轻的将领,即便是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也败于他手,足见其“红色拿破仑”的称号实至名归。
而他最后年仅44岁就蒙冤丧命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其中流传较广的是,因为德国纳粹海德里希施展的反间计。其实我个人并不是很赞同这种说法,就算纳粹的招数相当高明,苏联方面相信了他是“法西斯的间谍”,可1937年是什么时候,大战即将来临,整个欧洲的空气中都遍布着火药味,又怎么会如此轻易的临阵斩将呢?就算是为了稳定军心,能用监狱和流放解决的问题,又何必搞得如此血腥呢?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图哈切夫斯基之所以非死不可,是因为他过分的重视坦克军团,忽略了步坦协同的重要性,阻碍了苏联红军的发展建设,所以必须要除掉他。可是他在军中的地位并不高,也只是副国防人民委员,还远不够资格决定军队的发展方向。另外还有人认为,1920年华沙战役时,图哈切夫斯基把战败的原因归咎于西南方面军增援不力,引起了后者强烈的不满,而斯大林当时就在西南方面军工作,所以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这种说法其实非常不负责任,因为工作原因而非要治对方于死地,那你们也太看扁斯大林了。
图哈切夫斯基的陨落,并不是独立事件,与他同时被清洗的还有大量将领元帅,其中不乏勃柳赫尔、叶戈罗夫、雅基尔这些,地位和才能都不在图哈切夫斯基之下的名将。所以要寻找图哈切夫斯基被清洗的原因,不能从他个人身上寻找,而在整个权力结构的演变当中。其实包括他在内,所有将领的被清洗,都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环节,都是诺比诺骨牌倒塌产生的涟漪,而整个事件乃至整个大清洗运动的起源,都是从1930年斯大林在《真理报》上发表的那篇著名的演说《胜利冲昏头脑》开始的。
话说1928年,斯大林在整个苏联推行集体化模式,也就是把全国所有人的生产资料全部收归国有,然后让他们在国有农庄里集体劳动。这本来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改革实践计划,可是一旦落实之后,出于各种环境因素,就完全变了模样。基层的布尔什维克狂热、鲁莽的去推行集体化,却完全无视各地不同的环境和民情,只在形式上做到了集体劳动。短短两年后,大饥荒就出现了,一批一批的农民饿死在路边,1930年苏联的经济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直到连莫斯科和基辅的面包都不能足额供应时,报纸上粉饰的“幸福天堂”才终于破灭。
很快,斯大林就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说《胜利冲昏头脑》,把集体化过程中的激烈行为,全部归罪于基层组织中的积极分子,认为他们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本来只是经济领域的改革问题,但是斯大林所指的那些“积极分子”,恰恰是他最忠实的拥护者,于是乎经济问题立刻就转化成了政治问题。那些从乌克兰往俄罗斯一路收集饿死者尸体的官员突然发现,即便是乌克兰中央的委员,都不敢把这些情况汇报给斯大林。于是官员们突然意识到,布尔什维克高层的权力系统,已经非常不正常了。
这种诡异的局势整整酝酿了四年,斯大林终于开始和那些,试图打破布尔什维克高层“不正常权力系统”的人,摊牌了。大清洗的第一枪:斯大林长期以来最忠实的拥护者之一谢·米·基洛夫在列侬格勒突然被枪杀,凶手是谁不得而知,但是之后近两年内几乎所有被清洗的人,都是因为被冠以“谋杀基洛夫”的罪名而导致的,长达四年的苏联肃反运动的多米诺骨牌,启动了。紧接着就是覆盖全国的举报、搜捕、审查、隔离直到枪决,投机分子趁机迫害自己的敌人,直到这个投机分子被另一伙投机分子迫害,如此循环反复。
整个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1936年到1938年举行的三场叛逆案大审讯为标志。其中1936年8月举行的第一次公开大审讯,其针对目标主要是以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为代表,早就被驱逐的核心人物集团,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两个最早期的元勋被枪决。1937年1月举行的第二次公开大审讯,针对就是所谓“托洛茨基反苏集团”,其实主要都是列宁的老班底。并且从这个时候开始,肃反运动正式进入红军内部,代表人物就是图哈切夫斯基被秘密审讯和处决,随后,将近一半的高阶军官也悄悄的消失了。最后就是最疯狂的1938年,已经不分什么派别了,就连以前的清洗者也要被清洗。
在这所有消失的人当中,尤以图哈切夫斯基引起的震动最为强烈,因为其他很多人,或多或少都能意识到自己的下场,而图哈切夫斯基的被捕,完全没有任何征兆,对所有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理由就如同开篇所讲的那样,苏联内部动荡,但是外部的环境更为危险,1937年希特勒为了实现自己的领土要求,企图把祸水引向苏联,转移英法的注意力,在此时处决图哈切夫斯基,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而处决军队高层的行动远没有停止,紧接着苏联红军当年的政治部主任加马尔尼克,在契卡敲门准备逮捕他时,开枪自尽。当年内战时的南线总指挥、军事天才叶戈罗夫被逮捕,于1939年被枪决。当年国内战争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军队总指挥雅基尔被突然逮捕,随后处决。远东军总司令勃柳赫尔元帅,经验最丰富的将领,被处决的时候都没有人知道。
1956年苏联为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平反,当大家翻开沉甸甸的审讯档案时,仿佛还能闻到浓烈的血腥气。人们根本就不会在意那些捏造的供词,和屈打成招得出的“真相”,因为这实在是显而易见的荒谬。所有人都知道,真正有含金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文字,还是1930年《真理报》上发表的那篇《胜利冲昏头脑》,只是分不清谁的胜利,冲昏了谁的头脑。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