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军地合作新模式!
刚刚!武汉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又新增一所三甲医院。
5月24日下午,中部战区总医院与武汉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武汉大学临床学院”揭牌仪式在中部战区总医院举行。
图片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官方微信介绍,中部战区总医院成为武汉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即为武汉大学第11所附属医院(临床学院)。挂牌后双方保留各自的单位性质、隶属关系、领导体制、管理模式、资产归属等。
双方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共谋发展的原则,将在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及医疗协作等方面,深入开展平等、互惠合作,挖掘优势医疗资源效能,优化优势、创新资源配置,打造医教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以及军地合作新模式。
中部战区总医院:
纳入8个驻汉部队门诊部组建而成
公开资料显示,中部战区总医院始建于1946年6月的黑龙江省勃利县,前身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八后方医院。医院曾7次迁址,13次易名,10次改变隶属关系。2016年9月5日,转隶郑州联勤保障中心。
2018年11月,在原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第161医院的基础上,纳入8个驻汉部队门诊部调整组建而成的中部战区总医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大型三甲综合性军队医院。
图片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该院目前拥有神经外科和骨科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1个全军专科研究所以及12个湖北省重点专科,并设有50个科室,73个专业。现医院开放床位2200张,年门急诊量180万余次,年收治量7万人次,完成手术3万余台次。
同时,该院还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昌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11所院校研究生培养基地。
事实上,自中央军委于2016年2月下发《关于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活动的通知》后,军队医院是否继续为老百姓看病,一直备受关注。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坚决停止一切以营利为目的、偏离部队主责主业、单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项目。其中,医疗、科研、幼儿教育等行业,主要采取停止项目和军民融合方式处理。
在此次武汉保卫战中,该院也率先投入抗疫战斗,闻令而动,敢打硬仗,主动扛起了责任与担当,医院战“疫”党员突击队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据“医学界”查阅,目前该院也仍然向公众提供医疗服务,采取的路线应该是第二种——军民融合。
非直属附属医院,相当于“交个朋友”
有业内人士告诉“医学界”,中部战区总医院成为武汉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相当于“交个朋友”,双方保留各自的单位性质、隶属关系等,关系比较松散。其重点在于双方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医院多了一个附属高校,高校多了一个附属医院,前者在谈合作时,增加了高校资源,而后者则为医学生多找了一个实习场所。
这一点,在近年来的医学院校旁行榜中也有体现。
2019年复旦医院百强榜中有96家医院是医学院的直属附属医院。“医学界”《2020中国最佳医学院校临床实力排行榜中百强》 显示,医学院共有438家直属医院,门急诊总量已经超过7亿人次,占2019年全国诊疗人次的20%。经过多年的兼并,如今医学院附属医院已经成为中国医疗体系中的主力军,附属医院的含金量也随之水涨船高。
其次,医院与医院结对子,前者解决了学生的实习带教需求,后者也能依靠前者获取稳定的医生输入和科研资金渠道。
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窦贤康在揭牌仪式表示, 中部战区总医院和武大同处武汉,同呼吸、共奋斗,都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武汉大学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多个核心关键指标上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其中临床医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口腔医学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既是实施健康强国战略,也是推动军民融合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要求。
武汉大学和中部战区总医院组成的新对子未来发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医学界智库
作者:姚远
校对:臧恒佳
责编:郑华菊
点击“ 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