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处美”到“一片美”
从“一时美”到“持续美”
回顾浙江近15年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上
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
2019年,浙江首个通过生态环境部组织的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这样的殊荣来之不易。从靠山吃山陷入成长烦恼,到痛定思痛擦亮生态底色,再到深情护绿夯实“高水平全面小康”厚实本底,正是在一次次选择和抉择中,浙江坚定实践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使得浙江成为洞见美丽中国的重要窗口。
现如今,绿色发展带来的改变正每天在浙江城乡上演着,浙北安吉,余村从开矿办厂到美丽经济的产业革新,折射转型升级的理念攀升;浙中浦江,浦阳江由浊变清的蜕变,浓缩着“五水共治”的生动掠影;浙南温岭,拆违拓宽绿色空间,“腾笼换鸟”带来更高质量的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5年,一路走来,初心不改。如今,绿色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读懂浙江绿色发展之路,也就洞见了美丽中国的发展范式。正如联合国原副秘书长索尔海姆在推荐“生态文明的浙江样本”时赞叹道,“在浙江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
马克思曾经指出,自有人出现以来的历史都是“人化自然”的历史。自然,不仅有其自在性,同时也有其深刻的人化性特征,人与自然之间必然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生”状态之中。只有和谐共处的状态,才能会惠互利,才会产生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风物长宜放眼量。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以毁环境获取发展利益的短视行为正在逐渐减少。毕竟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这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面前,任何人类的利益都是蝇头小利,必须摒弃。而且因小失大、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的老路已然走不通,必须转变观念,让绿色发展搭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或者说,要以绿色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这才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郁郁层恋隔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听得见鸟语,闻得见花香,看得见虾鱼戏水的生态环境,才是发展的最高形态。其实,当青山绿水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其利益也就显现出来了。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9年底,浙江建成农家乐休闲特色村超过1100个,农家乐经营户2.2万户,带动就业超过100万人。如果没有这如诗画的环境,又怎么会有这般多的田园生活引得游客醉游“画中”?
通过这几年绿色发展,答案已然明确,我们不仅要让生态环境好起来,还要做好保护措施让其持续下去,如此,才能在不断的理解和体验中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境界,才能惠及后代,长盛不衰。
来源 | 浙江在线
图源 | 浙江发布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