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有感(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过的感慨)

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有感(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过的感慨) 卧龙区科协学生家长讲堂崔永庆 本人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在老师的辛勤哺育下,在党的培养下,有一名穷书生逐步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

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有感(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过的感慨)

卧龙区科协学生家长讲堂崔永庆

本人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在老师的辛勤哺育下,在党的培养下,有一名穷书生逐步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在不同的岗位上风风火火几十年,却平平庸庸一生。虽没有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从未干过有愧于天地良心损人利己的一件小事。弹指一挥间,三十七年过去,将近花甲之年。思来想去无愧于党的培养之恩,永获感恩之心,时时刻刻兢兢业业,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永葆党的光辉形象。无愧于父母亲的养育之恩,一生以父母亲的高尚品德来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生怕多走一步路,多说一句话,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并把其思想品德发扬光大。无愧于工作过的衣食父母们的关心支持之恩,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毕生所学传授于民来指导他们生产生活,增加其收入,提高其觉悟,增强其幸福感。

今日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细细品来,还真有一件亏心之事,倍感终身遗憾。那就是一生愧对儿子,错失对儿子教育的有利时机。当儿子咿呀学语时,我正为农村“两款”的征收而发愁,正为“基本国策”的落实而犯难。当儿子上幼儿园时,我正奔波于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打造金山银山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沟相通、路相连、田成方、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的基本农田建设的田野上。当儿子上小学期间,我正奋战在建造绿水青山的植树造林的山坡上、道路旁。当儿子上中学时,我正站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三尺讲堂前,宣传着党的政策纲领、致富典型、精神文明、养生保健、社会道德等科普知识。当发现上高三的儿子学习成绩倒数时,我傻眼了,一时感觉大厦将要倾倒,一生的希望将付之东流,回天无望。勇于和命运抗争的我决定扶大厦于将倾、亡羊补牢、力挽狂澜。最后选择了和儿子同吃、同住、同学习。把高中的数理化又自学了一遍,一个原理一个原理地讲给儿子听,一道题一道题地指导儿子做。费尽了心思,想尽了千方百计,百计千方。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诸葛亮最终累死在五丈原上,也挡不住蜀国的破灭。最后仍以我的失败而告终。儿子只考了个专科,离其老子期望的名牌大学相差甚远。我首次受到了“养不教、父之过”的惩罚,也首次改写了“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因为儿子学不到的知识,你也无法速成,一年之中你更无法培养出一名名牌大学的学生来,因为儿子失去的光阴,你更无法找回。

愧心啊愧心,我是一个不合格不称职的父亲。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也可以说是儿子的千古罪人,自觉得大半生算是白活了。这才彻头彻尾读懂了“养不教、父之过”的人生真理。但为时已晚,木已成舟了。留下的只有终身的悔恨愧疚。悔恨早年不读圣贤之书,不明圣贤之理。

人生在世上混的不全是权利地位和金钱混的是为祖国培养一个优秀的下一代,利国利家利民。有篇文章说:“ 人混的好不好,30 年以后比儿子。” 我开始读懂了它的含义。其一是说儿子应该比老子优秀,一代更比一代强,家才能兴旺发达。其二是说儿子应该比他人的儿子优秀。不管他是县长、市长、省长。你才能看到家的希望,看到国的希望。

愧心已成往事,还得从愧心中觉醒崛起。为的是再不做愧心之事了。决定把“养不教”造成的损失弥补在孙子身上,在有生之年把一生的精力用于孙子的成长上,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为祖国培养一代优秀人才。

所以,在孙子不会说话前,我教他认识了1 到10 的阿拉伯数字及全家五口人的姓名。两岁前背会了几十首唐诗,会读了四十多本小儿故事书。三岁之前认识了上百个汉字,背会了《三字经》《弟子规》的部分内容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个意识”等文章。教会了他礼貌待人、和平共处、学会分享;教会了遵守秩序、礼让三先;教会了勤俭节约、勤俭持家等等。目的在于逐步培养其养成懂事理爱学习的好习惯,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教让孙子做首先全家人应该做到让孙子会首先自己先会背,然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进行不厌其烦地教,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以玩促学。在培养学习兴趣方面,如“ 上海大众、广汽本田、羊肉汤菜馆、美容、美发、安全出口、店长推荐、雕牌、传承好家风”等等都是其学习的内容。三次不行五次,五次不行十次,直到认识为主。《弟子规》叫“ 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多,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将近一年幼儿园的四岁孙子,最近学会了享乐、学会了反叛、学会了贪玩、学会了说“不”,开始不听话起来,开始和你斗智斗勇起来。“ 爷爷《三字经》《弟子规》不好听,我不背。”“ 核心价值观我也不想读,都读了上百遍了。” 方法用尽,油盐不进。不学,不学,还是不学。真是气死人,真是白费心机了。难道真的应了鲁迅先生在《风波》中说过的一句话:“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 猛然间一落千丈,如泼冷水,不寒而粟。培育的道路上我迷失了方向。难道真的信命,“ 命中只有八盒米,来走遍天下不满升。” 怎么办,谁能告诉我怎么办?放手,顺其自然听天由命。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当我读了“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后,终于弄明白了,父母虽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最大。然而,父母不能使孩子成才,真正使孩子成才的是学校,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们。那里才有学习成才的氛围,那里才有他们成才的导师。所以才有“教不严、师之惰”之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敢于担当,尽职尽责倾终身所学,育祖国花朵。方无愧于心,方桃李满天下。

所以作为父母不是教孩子学会多少知识而是教孩子如何做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做才能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抱负的一代天骄。

关于教会孩子如何做,是个千古难题,昔日的孟母也只告诉我们“择邻处、断机杼” 两种教法,仅次而已。其他的教法无人得知,留给我们天下当父母的人探讨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妨再次请出两千多年前的大圣人孔子先生,来给我们引引路,支支招。“知止 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也就是说,父母要教会孩子有能静下心来而不燥动的定力,形成爱读书、爱学习、爱生活的好习惯。教会孩子掌握“好学、勤学、会学、恒学、韧学”的学习方法,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而学,形成“我要学”的好习惯,而不是“要我学”的坏习惯。逐步培养孩子树立“规则意识、独立意识、自律意识、敬畏意识、读书意识、勤俭意识等。

接下来,我就要因势利导投其所好了。“孙子,把今天学的知识给爷爷背一背”,“春天草出头,夏天树盖头,秋天麦苗随风摆,冬天大雪盖地头”。刚已背完说:“ 爷爷,我要听故事,听关云长温酒斩雄,听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我就讲给孙子听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讲海的女儿、丑小鸭等等。一讲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讲得我都犯困了,只好哄着孙子明天晚上接着讲,早睡早起学习好。

真是个贱东西,孩子都不犯困,你犯困个啥,你都犯困了,还大言不惭地提什么“养不教、父之过”有感。还提什么如何教育规范孩子的学习行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定力。

悠悠岁月,欲说教育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盼子成龙都曾经有过,这样的追求多么迫切,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子孙美好生活,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这样的执着究竟为了什么?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这样的执着究竟为了什么?

2021 年1月28日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有感(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过的感慨)

Like (0)
Previous 2025年2月26日 下午5:51
Next 2025年2月26日 下午6: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