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秋:此生若得共赏月,便是人间好时节(最是人间好时节是哪首诗)

致中秋:此生若得共赏月,便是人间好时节(最是人间好时节是哪首诗) 作者 | 帆书 · 落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被古往今来的人们赋予了太多美好的意义。看着亘古不

致中秋:此生若得共赏月,便是人间好时节(最是人间好时节是哪首诗)

作者 | 帆书 · 落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被古往今来的人们赋予了太多美好的意义。

看着亘古不变的月亮,他们想起人生的短暂;看着阴晴圆缺的变化,想起人生的坎坷与顺逆。

文人笔下的中秋诗词,也寄托了他们不同的感慨。

或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或是感慨半生蹉跎阴晴不定。

千年之后的我们,依然能从中读出同样的心绪,看到同一片月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说到最富盛名的中秋诗词,必然有苏轼的《水调歌头》。

即使是小孩子,也会诵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但这首词并不只是中秋时的对月伤怀,苏轼在词序中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在那一年的中秋之夜,苏轼通宵饮酒,面对着明亮如水的月光,他突然想起了此时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

苏轼一生坎坷,遭逢艰辛,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弟弟苏辙都会冲在最前面。

当苏轼因性格直率而得罪官场中人时,苏辙为他善后;

当苏轼因乌台诗案遭到贬谪,也是苏辙为他打点上下。

弟弟的深情厚谊,苏轼虽不言说,但心中如明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他渴望合家团圆,渴望仕途如意,但很快又意识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正如词中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他一生经历黄州、惠州、儋州,被贬至天涯海角,但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人生哪能全如意,凡事只求半称心。

抬头看着明亮的月光,想着弟弟也在远方,沐浴在同一片月光下,骨肉分离之心也得到了某种慰藉。

如今的时代,更多的人离开家乡,为了生存四处奔走。有的一年到头,也难得和父母家人相聚几天。

但只要一家人都健康平安,过好自己的生活,抬头都看着同一片月光。那么即使分隔两地,心也紧紧相依。

这便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真正含义。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有人说,无论哪个年龄段,似乎都有不快乐的理由:

小时候读书,烦恼看不懂的试题、冷冰冰的成绩排名和家长恨铁不成钢的抱怨;

长大了工作,烦恼干不完的工作、讨人厌的同事老板和死活不给涨的工资;

结婚有娃后,烦恼沉重的生活压力、人到中年的职场瓶颈,以及怎么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老到了年纪退休,孩子也都有了自己的生活,以为终于能享清福,身体的疾病却接踵而来……

如果这么看,人生确实没有轻松的时候。

但换个角度,不同的年纪,又都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魅力。

小时候天真烂漫,无需承受生活的重担;年轻时率性自由,拥有锐利的冲劲;中年沉稳内敛,有家庭的美满;老了舒缓闲适,不用再忧心无尽的未来。

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月亮有时残缺不全,有时被阴云遮蔽,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月亮的一种形态,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人生也是如此,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烦恼,也有不同的滋味。

正是不同阶段的经历,走过的路遇过的人,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我们。

与其自怨自伤,不如活在当下,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春天就欣赏百花齐放,夏天就享受满眼绿意,秋天就感受天高气爽,冬天就赏玩漫天飞雪。

文学大师汪曾祺,年轻时因时代动荡,颠沛流离。

但在他的笔下,很少看见乱世的哀伤,反而是每辗转到一地,就留心观赏并记录下当地风俗美食。

关于家乡高邮,他盛赞咸鸭蛋的够味,“筷子头一扎,红油就吱——冒出来”;

在陌生的广东,他被一位老太太做的鸡蛋饼折服,“煎得之后,两面焦黄,径可一尺,卷而食之,极可解馋。”

来到昆明,各类美食更是让他赞不绝口,尤其是过桥米线“鸡片腰片鱼片肉片都极嫩,汤极鲜,真是食品中的尤物。”

在许多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民间小食,他都视若珍宝。

人心宽了,世间的美好才能展露开来;眼界开了,才能看到残缺黯淡背后的希望。

感到无奈时不妨抬头看看中秋的月亮,心有明月,便是人间好时节。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

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

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

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如果赏月时恰逢阴雨,不免会让人心生遗憾。

但这首诗中却说:“残雨如何妨乐事”“天应有意故遮阑”“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

正所谓好事多磨,美好的事物,往往都需要一些艰难。

如今的快节奏时代,我们越来越追求效率。

从祖国最南端到最北端,古时候需要舟车劳顿数月甚至数年,如今飞机仅需要几个小时。

时代的快速发展,让我们越来越习惯即时满足,也让我们面对需要等待的事物,越来越没有耐心。

在网上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问题:

工资高但学不到任何东西的工作,要不要辞职?

一个热门回答是:如果没有很重的经济压力,就辞职。

因为如果留下,十年后的工资大概率还是这些;那时再跳槽,不仅能力上没有优势,还可能因为年龄大而被拒之门外。

经常听到很多年轻人,为了一点点薪资涨幅和职级提升,在不同的行业、公司之间辗转腾挪,而不愿沉下心提升能力。

工作了三五年后才发现,反复跳槽带来的薪水,远远不如在同一家公司、同一个行业用心沉淀的结果,反而让自己的简历千疮百孔,求职困难。

好的东西是值得等待的,就像中秋的明月。

当你成了黑暗夜空中的光源,任凭乌云还是狂风都无法遮掩。

即便天边有微雨,也总有愿意为了你的光华,挑灯夜看。

写在最后

时常听人说,如今的“节味”淡了。

大家对于传统节日不再满怀期待,更多时候只是为了假期稍显开心。

但只要抬头看着天边的明月,都会想起从小到大不曾变过的中秋。

那是一家人的团团圆圆,是亲人对外出游子的惦念牵挂。

如果此刻,你陪在家人身边,别忘记邀请他们一起抬头看一看月亮,尝一口月饼;

如果你还孤身在外,也别忘记给他们打一个电话,道一声平安。

愿你阅遍世间阴晴,归来仍有心赏月。

点个「在看」,与书友们共勉。

作者 | 落落

主编 | 阿医

图片 | 图虫创意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致中秋:此生若得共赏月,便是人间好时节(最是人间好时节是哪首诗)

Like (0)
Previous 2025年3月25日 下午1:36
Next 2025年3月25日 下午1: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