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传家 | 王继才:家庭的信仰与坚强(王继才王仕花)

清风传家 | 王继才:家庭的信仰与坚强(王继才王仕花) (来源:宁晋纪委) 王继才,男,汉族,1960年4月出生,江苏灌云人,中共党员,曾任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

清风传家 | 王继才:家庭的信仰与坚强(王继才王仕花)

(来源:宁晋纪委)

王继才,男,汉族,1960年4月出生,江苏灌云人,中共党员,曾任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开山岛村党支部书记。1986年起,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二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守卫孤岛整整32年。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2019年2月,获评“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9月,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王继才

他守着岛,我守着他;他守着国,我守着家

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是选择安逸的家庭生活,还是选择艰苦的报国守边,彰显着一个人的境界和信仰。34年前的那个夏天,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先后登岛,用选择诠释了信仰。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是灌云县鲁河乡(后并入当地四队镇)鲁河村生产队队长兼民兵营长,妻子王仕花是村小学的民办教师,大女儿王苏刚刚两岁。这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虽不富裕,但夫妻两个勤劳淳朴,日子也算幸福美满。

当时,驻守开山岛的部队撤编,灌云县武装部政委王长杰找到了王继才,请他上岛守岛。

王继才第一次登岛就遭遇了台风。狂风暴雨疯狂拍打着门窗。被洪水冲到岛上的蛇鼠蛤蟆成群成片,常年生活在陆地的王继才哪里见过这种景象,吓得用床顶着门,蜷缩在角落里动都不敢动。更令人绝望的是,在那个小岛上,每天除了自己的声音,就只有海涛和风声的孤寂。坚持40多天后,王继才打算放弃,妻子也希望他回家。这时候,王长杰的一句话,让他改变了主意。

王长杰说:“你也走了,可能就真找不到人守岛了。”王继才心想:“当年日本人侵略连云港,就是在开山岛歇的脚。开山岛不能没人守。”王继才自此坚定了守岛的决心。当他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妻子王仕花后,王仕花连着几天辗转反侧、坐立难安。后来,她毅然放弃即将转为正式教师的机会,决定去陪丈夫一起守岛。就这样,这个陌生的小岛成了王继才和王仕花的家。

自此,王继才开始以民的身份履行兵的职责,坚持守岛就是卫国。自此,王仕花开始以岛为家,“他守着岛,我就守着他;他守着国,我便守着家”。守岛报国成了他们的信仰。信仰的力量在于坚持。32年里,王继才夫妇一丝不苟地巡岛、观天象、写日志、种草木、修营房。20多年前,他们在岛上种活了一棵无花果树。在树上刻下的“热烈庆祝北京奥运会胜利开幕”“钓鱼岛是中国的”等字,已随着树木的生长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醒目。

王继才夫妇眼里容不得任何危害国家利益的事,即使有生命危险也绝不退缩。20世纪90年代初,有小老板想在岛上以旅游公司为掩护办色情场所,并提出收益和王继才对半分。“我是为国守岛,绝不会让你们在岛上干违法的勾当,也绝不会拿一分不干净的钱。”他拒绝得斩钉截铁。还有一次,不法分子想以开山岛为中转站搞走私、偷渡,金钱收买不成就组织人殴打王继才,并对他和家人发出死亡威胁。王继才毫不畏惧,他一边与不法分子周旋,一边让妻子王仕花借回陆地置办给养的机会报警,最终使不法分子落网。

以岛为家的王继才夫妇,家里每天都坚持着一项最为重要的仪式–升国旗。天刚蒙蒙亮,在不大的小操场上,王继才负责展开国旗,用沙哑的喉咙喊声响亮的“敬礼”,王仕花则在敬礼中目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不论刮风下雨,不论有没有观众,他们每天都庄重肃穆地举行这一仪式,为此用坏了自费购买的10多根旗杆和200多面国旗。曾有一次,岛上断粮,王继才靠吃生海贝、生海螺充饥导致腹泻不止。第二天,身体摇摇晃晃的他仍照样爬起来升旗。当有人问“没人要求,没人监督,没有人看,为什么还要这么较真”时,王继才坚定地回答:“开山岛虽小,但它是祖国的东门,我必须插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坚守信仰的人最值得尊重。32年里,开山岛上每天飘扬的国旗,不仅是王继才一家爱国信仰的鲜明标识,更赢得了人们的敬重,海船行驶至此都会鸣笛致意。

升国旗是王继才夫妇每天都坚持的最为重要的仪式

一家三代守护同一面旗帜

王继才爱岛如家,经常对岛上破损的设施进行维护修补

王继才夫妇每天坚持升起的红旗,最早是父亲给的。1986年9月下旬的一天,王仕花也加人守岛后不久,一条燕尾港的渔船靠上了开山岛码头,带来了王继才父亲王金华给儿子准备的给养。整理东西时,王继才发现袋子里不仅有衣物、粮食,还有一个小袋子,里面整齐叠放着一面五星红旗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守岛就像守阵地一样,要有信念,人在旗在!

王金华是老党员,新中国成立前就入了党。解放战争期间,他曾带领支前小推车队伍,参加淮海战役保障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原本安排他担任公社书记一职,但王金华认为自己是文盲,主动选择了一个普通岗位。历经岁月的洗礼,他始终有一颗朴实的爱国心,并且教育子女要相信组织、热爱国家。

王继才刚领到守岛任务时,曾向父亲表达了父母年老、孩子年幼、守岛困难的顾虑。没想到,父亲不耐烦地敲了敲烟袋锅子说:“我们这一辈人遭遇了战争,最后胜利了,但很多人都牺牲了!活下来的是幸运的,但更要为死去的人负责,要去守护这份胜利!平时总说爱国、报国,别一动真格就尿了!”

王仕花决定辞掉工作去陪王继才守岛时,老人家更是坚定地说:“你上岛可以,待不住可以下来,但绝不能怂恿二牛(王继才的小名)当逃兵。”后来还特意托人送旗上岛,激励儿子儿媳。

“你守岛一天,就要升一天旗,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就是下刀子、下子弹,你也要升旗!”王继才的二舅是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新四军战士。王继才小时候,二舅就常常讲当年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百姓的暴行,教育他要牢记那段苦难的岁月,以实际行动爱国卫国。得知王继才夫妇守岛后,二舅多次对他们说:开山岛是阵地,旗在阵地在,你可记住喽!

在信仰中坚持,在坚持中传承。王继才夫妇在坚守海岛、坚持升旗的同时,在子女心里也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与父母一起升国旗,是王志国童年最重要的记忆。王志国是在开山岛上出生的。当时,王仕花即将临产却突然遭遇台风没法下岛,王继才不得不冒着风险自己接生。王志国刚刚学会走路,他们就带他一起升旗,为此还把原来位于哨所顶上的旗杆挪到了营房右前方的广场上。7岁后,王志国到镇上读书,回岛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每次上岛,王继才夫妇总让他一起升旗。

研究生毕业后,王志国收到了几家科研单位的录用通知,他满怀喜悦地回开山岛向父母报告,“这几家工作单位的收入待遇都很不错”。王继才听后却火了:“我听了半天,你三句不离钱,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我看你还是到部队去吧,不要钻钱眼儿里去!”接下来的几天,王继才没再多说,只是带着王志国在岛上巡逻、瞭望、维护设备,并特意带王志国又升了一次旗。

“当看到父亲皲裂的右手触碰到鬓角的白发时,我突然意识到父亲老了,体会到他的心情,他更希望儿子能够像他那样去守护手中冉冉升起的这面国旗!”从开山岛返回后,王志国遵从父亲的愿望,投身军营,最终成为武警边防总队南京边防检查站的一名现役军官。得知这一消息,一向严肃的王继才开心地说:“我给你取‘志国’这个名字,是因为‘志’是一个士加一个心,代表战士的心中应有祖国。”

2018年,武警边防总队进行改革,南京边防检查站整体划入移民管理局。王志国写下继续服役申请,选择调入海警部队,继续守护飘扬在祖国海疆的五星红旗。

坚强是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品格

有信仰的人,从不畏惧苦难,不会被生活打败。这对守岛夫妇,遇到台风大作,岛上的米吃完了、煤用光了,就靠吃礁石上的生牡蛎、生海螺度日;有20多年,岛上没电,夫妻俩靠煤油灯照明、靠收音机了解外界的信息,光收音机就用坏了19台;刚上岛时,光秃秃的没有生机,他们就自己种草种树种菜,即使一斤多苦楝树种子只长出一棵小苗,仍坚持不懈;岛上的淡水完全靠水窖收集雨水,经常发馊变味,他们就从陆地带回几条泥鳅养在里面净化水质……困难难以想象。更为艰难的是,上有两位老人要赡养、下有两女一子要抚养,常年守岛报酬却不高。从登岛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初,只有王继才一个人每年能领3700元的补助,两人一平均,每人每月仅154元。1995年,开山岛建起灯塔,王继才夫妇因肩负守护灯塔的任务,每年收入增加了2000元,但每人每月仍不到300元。实在没办法,两人就跟渔民学着捞点螃蟹贴补家用。即便如此,他们的收入仍捉襟见肘,在买了守岛物资后便所剩无几,每天只能吃咸豆粒、腌萝卜就米饭,连孩子的学费都常常交不起。夫妇俩不怕吃苦、守岛报国的言行深深影响了孩子们,三个孩子在耳濡目染中长大,不懈奋斗、敬业奉献、热爱祖国的精神也在他们身上扎了根。

岛上断粮是常有的事,女儿王苏搭出海渔船给父母送给养

刚刚13岁,同龄人都在读初中,大女儿王苏却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不仅要照顾弟弟妹妹,还经常在深夜背着煤球、米、面到码头找船给父母送给养。虽然也曾觉得委屈,但看到父母吃得差、过得苦却依然坚守在岛上,她理解了“守岛就是守国”的含义,主动担起“家长”的责任。成年后,王苏嫁到别的乡镇,但为了继续支持父母守岛,她跟丈夫商量后又搬回燕尾港,与丈夫一起担起了给父母送给养的任务。没怎么读过书的王苏从小就教自己的女儿哼唱一首歌谣:“小小开山岛,钢铁第一哨,夫妻守岛二十载,搏击风浪逞英豪……”这是他们家的骄傲。

资料来源:中国方正出版社《清风传家》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清风传家 | 王继才:家庭的信仰与坚强(王继才王仕花)

Like (0)
Previous 2024年8月11日 下午5:09
Next 2024年8月11日 下午5: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