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28天——前言(越战小说生死二十八天)

生死28天——前言(越战小说生死二十八天) 前言:《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军对越作战高平战役纪实》一书是41军原纪委书记宋子佩同志在1979年对越作战胜利后,以所在部队作战经过为背景撰写的一部战争纪实作

生死28天——前言(越战小说生死二十八天)

前言:《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军对越作战高平战役纪实》一书是41军原纪委书记宋子佩同志在1979年对越作战胜利后,以所在部队作战经过为背景撰写的一部战争纪实作品。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 中国与越南在两国边境地区, 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仅仅历时28天,却以它的奇特而一时间名扬中外。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 是大小霸权主义者逼着打的。

这场战争我国取得重大胜利。戳穿了”亚洲古巴”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原苏联、越南侵略柬埔寨、控制老挝、拼凑”印度支那联邦”, 向东南亚国家侵略扩张的野心,对维护东南亚以及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达到了预期目的。

战争由此而结束了。

战后,中央军委领导对这场战争作过重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这场战争, 不是大胜,也不是小胜, 而是中胜。””政治上的胜利大于军事上的胜利, 军事上的胜利,大于战场上的胜利。””这是一场特殊战争的特殊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 解放军还是解放军。”

这场战争是特殊的, 对这场战争的评价也是特殊的!

那么,这场战争为什么特殊?又特殊在哪里?至今仍鲜为人知。虽然在战后, 新闻界、电影电视、小说诗集大量宣传歌颂战绩卓著的英雄, 但战争的”特殊的特殊”毕竟没有充分反映出来, 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

参战的老红军说:”从来没打过这样的仗。”

老八路也说:”从来没打过这样的仗。”

各级指挥员都说:”没有打过这样的仗。”

这当然是针对这场战争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奇特的、罕见的情况讲的。有人说, 战争之所以特殊是由于作战对象、地域、战法等极为复杂的情况而决定的。我认为此说并不尽然。战争这个人类历史的”怪物”,

尽管错综复杂, 变化万千, 佯动与虚恍迭出, 灵机与妙算无穷, 但它总有端倪可察, 有规律可寻。特殊的规律总会寓于一般之中,有其普遍性, 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

遗憾的是,战役指挥员对这个”怪物”的主观认识背离了客观。

本来”同志加兄弟”是应该了解的, 可是真打起来并不了解不了解却硬说了解, 总认为越军一打就跑, 一打就散, 完全低估了敌人,同时高估了自己, 认为”我军战斗力超过越军几倍”, 所到之处”一扫而光”。

不切实际的估量违背了”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的战争法则,乃兵家大忌。导致在战役部署上发生严重轻敌的错误。四十一军方向总兵力与敌对比为1.3:1(敌之民兵未计算在内), 作战区域达四千多平方公里。

这在异国作战(全民皆兵的国家)是绝无仅有的, 原定战役第一阶段, 在三五天时间内歼灭敌三四六师指挥的6个团、5个独立营, 结果打了28天也未全歼。战役第二阶段根本无法进行。

战役进行到第三天, 战局发生逆转, 越军并没有像预先设想的那样大量逃跑, 而是以分散的战术手段,到处阻击、伏击、偷袭、搔扰我军; 原定穿插部队12小时到位, 结果大部分在60个小时才到位。

这时, 战役指挥开始慌乱, 从纵深穿插的121师急调1个团、3个营增援友邻, 造成了部队惨重伤亡。

由于战役部署上轻敌, 从未认真考虑保护公路运输线问题, 结果穿插部队进至纵深, 公路全被越军切断。

三至五天粮尽弹绝, 烈土不能送回国内,伤员随队11天缺医无药,轻伤不断恶化加重, 重伤不断死亡。

这时, 指挥员又盲目下令夺取公路前送弹药、给养, 几次突击均未奏效, 部队又遭受惨重伤亡。

战役第五天, 不得不急调部队增援, 四十一军方向从原来3个步兵师增至7个步兵师, 这时, 战役指挥员才省悟过来, 立即执行”牛刀杀鸡”的战略。

战局顿时好转, 歼敌成倍增加, 基本歼灭了越军三四六师。

28天的战争,绝不是”一打就跑”、”一扫而光”、”秋风扫落叶”的轻而易举,而是极度的艰难困苦、激烈残酷的撕杀搏斗!

广大指战员英勇奋战,赴汤蹈火,甘洒热血为祖国的英雄壮举,为我军增添了光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笔者有幸参加了这场特殊的战争。随师、团、营、连转战28天,战后又陪同总政组织部副部长刘安元到师、团听取汇报,这几年又翻阅了数百万字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草拟了此书,敬请读者闲暇一阅,以了解这场特殊战争的特殊战争。

有人问,你为什么要写中越战争?

说也简单,我对写作实属外行。工作之需也是千篇一律的总结报告,但写”对越自卫还击战”我却拼命地写,写了撕,撕了写,反反复复,坚持两年之久,完成初稿。后又以三年的时间,对照军所辖各师、团作战中形成的指示、命令、总结、战例、战评,进行反复修改,最后形成了这个纪实。

是什么力量触动我呢?是一种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崇高信仰。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唯物主义的,也没有一个唯物主义者是不尊重历史的。

对越自卫还击战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我实事求是地把这场战争的局部情况真实反映出来,总结经验教训,是对历史的尊重,也给人们留下一点思索。

我热爱人民军队,对这支英雄部队的建设深为关切。在余年之际能再为军队做点有益的事,是我的心愿。

“还击战”的经验是丰富的,胜利是重大的,但教训也是深刻而沉痛的!

军人要永远铭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的真理。

作者

1990年12月

摘自《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军对越作战高平战役纪实》作者:宋子佩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文明的冲突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生死28天——前言(越战小说生死二十八天)

Like (0)
Previous 2025年2月18日 下午1:28
Next 2025年2月18日 下午1: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