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通幽处 梅花引蝶来
——汤溪镇青竹径村
曾有先人写道:“青竹悠悠,四水交流,村前结穴,岀噀如球。”故此处取名为青竹径。通过一段幽静的竹林布满两旁的村道,来到一个柳暗花明的村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村道小径,随处可见翠绿的竹子,山村与竹不离不弃。富有诗情画意的青竹径村也不虚其名,后有大尖山下,前有万顷碧波的汤溪水库。近年以来,去“青竹径赏梅”,已成外地客人冬游的共识。
该村位于镇区东北部,距镇区8公里,东与东山双罗村接壤,北毗邻建饶赤岭村,南与居豪村为邻,西与大门坑村交接。移民前,居豪和大门坑“二合一”称为青竹径,属东四乡青竹径保。现青竹径村包括新桥、果丰、东径、草塘北四个自然村。汤溪镇青竹径村是一个水库移民农村, 2014现有 1100人左右,耕地 161亩 (其中水田 60亩,旱园 101亩 ),山地 6293亩,种植水果 205亩 (其中青梅 112亩,橄榄、荔枝、龙眼等 93亩 ),种植花竹 118亩。世居村民为高、江、吕、徐、魏、黄六姓,明朝中后期分别从外地迁入这里创村。
该村1958年移民, 1960年回迁,在后头岭重建家园,周围绿竹成林,自古是竹林主产区。村民勤劳,民风淳朴,村貌如画。
村里流传有一个凄美故事,话说清乾隆年间,新丰下寨巫村有一位普通的农家少女,姓巫名桓娘,年方十五,岀落得亭亭玉立,经媒妁摄合,嫁与汤溪青竹径村黄宗秀为妻,新婚燕尔不满一月,其夫宗秀无故身亡,桓娘痛哭万分,叹苍天不公,连连绝食二天,便声声悲泪愿以身相殉,后在亲戚邻里的相劝之下,桓娘转念七旬家翁年迈在堂,需侍养晚年,于是苦心孀守,早岀晚归,耕作田园,以糊口生活。桓娘的贤惠和勤劳,得到厝边头尾乡亲的称赞。
有一天早晨,东边刚泛白,天色尚朦胧,桓娘起床得早,时因早炊岀门取柴,在离家几十米的草棚下,她正准备弯下腰捡拾柴枝时,忽然间,一双毛茸茸的粗大双手从背后紧紧抱住着桓娘,桓娘一时惊得三魂七魄飞上天,一时全身发抖,“嘻、嘻”那紧抱着她的狂徒竞奸笑着,“来,跟我亲热亲热一下。”狂徒边说边用硕大的双手袭击她。此刻,山村一片宁静,桓娘从惊恐中稍一镇定,猛一转身,并抓住狂徒左手一咬,随即大喊:“来人啊,掠贼呀!”周边乡亲闻声开门赶来,但那狂徒早己逃之夭夭,人们只看到桓娘用手正在梳理散乱的一头毛发。桓娘生性刚强贞烈,自己认为被狂徒骚扰而损玉体脸面,自惭形秽,回家后跪在家翁面前,声声哭泣,自责自己不孝,有失教养,有损妇德。家翁及邻里再三劝解她无须挂怀,宽容且大量。但是,桓娘乘着家翁和邻里聊谈之时,竞然静静登上木棚顶,悬梁自尽,烈女桓娘身亡,乡亲闻讯,老小叹惜而痛哭。
大清乾隆1791年夏月,时有饶平孙树新知县,往锡坑办理一宗山地争执案,返县城天色己晚,便在官道半途的青竹径村借宿一宵。说来也巧,孙知县当夜住宿的房屋,正是桓娘之宅。是夜三更,星疏月明。孙知县临乡办案劳累早早入睡,睡梦中突有一女子哭泣喊冤。孙知县梦醒后始知案情,按女子托言,始知狂徒姓名,乃是村中一单身懒汉,隔天缉拿上公堂正法。为仰敬桓娘节烈贞情,饶平县令向上奏陈,朝庭旨准旌表,建“天褒节烈”牌坊于三饶岭门宫右侧,另于本县节孝祠内祀以牌位。
岁月苍桑,一座妇女贞节孝义的牌坊,书写着古代妇女辛酸的血泪史,那座曾经的牌坊早己被岁月煙没了,如今的妇女己摆脱了封建的枷锁,积极担当家庭重任,女子顶起半边天,发展农村经济。
青竹径人像青竹一样刚直不阿,宁折不屈的精神值得一提,清未至民国以来,常有福建乌山贼寇流窜到这一带抄乡抢劫,青竹径乡勇不畏强暴,奋力抵击有功,当时县政府得以免捐税赋为褒扬,现石碑《赦十厘》仍然保存在盛德庙旁。
正如陆游诗《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腊月寒冬,青竹径蓝天白云,梅花怒放,竞相盛开,含芳吐艳,俏立枝头,漫山遍野,远远望去,好一幅万花齐放、白似瑞雪的美丽画卷,吸引不少潮州、汕头等地游客来这里赏梅,拍照。梅林看花成了青竹径又一个自然文化景观。来年竹梅成熟,又是一番景象。
如今,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下,青竹径村面貌己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迈着新农村建设坚强的步伐,宜居、宜游的美丽蓝图已经开始描绘。
来源:饶平县“村里的故事”编撰办公室
主编:陆应波
编撰:张竞潮、陆利平、郑婵美、张耿裕、陆宁静
来源:文明饶平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