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想过,因为一场白云观祈福法会,我成了一个奇怪的迷妹。
去白云观的原因是很简单的——拜太岁。
去年年末以来,我一直被亲友们教育要“记得去拜太岁“。虽然各大佛教寺庙里也有“拜太岁”的服务,但我还是坚信“术业有专攻”,“太岁”是道家专用名词,当然应当去道观拜太岁。
然后我查了查资料,发现太岁其实不止一位,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如《三命通会》中所讲:“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换言之,就是60个太岁轮值主席。
2019年的太岁叫“谢太”大将军。谢太是明朝人,叫谢廷辅。他最著名的案例是路不拾遗——“拾金四百两,以衣蔽之,蹲坐静等失主”。这样善良的太岁,我们去拜一拜,也是应当的。
北京城最著名的道观,当属白云观,北漂近十年,居然一次白云观也没去过,只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里读过:
北京城外一里远,有个巨大的道士庙,叫白云观。由正月初一到十九,北京的男女老幼好多人去狂。最后一天是北派道教始祖的诞辰,成吉思汗很信仰这位始祖,他的遗体便埋在这个庙里。道祖诞辰那天,围着庙,男人举行徒步竞赛,女人有赛车,还有成群的人到那儿去“会神仙”。……那一天,木兰和莫愁曾经去逛白云观。白云观门口儿有一座桥,叫“捕风桥”。因为这道士庙叫白云观,有一个和尚在附近也盖了一个庙,叫“西风寺”,暗示西风会把白云刮散。道士于是在白云观前面修了一座捕风桥,可以把和尚用法术刮来的西风捉捕起来。桥下有一个黑洞,里面有一个老道士盘膝打坐。洞里的顶上悬挂着一个大铜钱。游客若用钱向大铜钱上投而投中,会走好运。可是那个大铜钱悬挂的地方儿,正好在桥角儿与洞顶之间,是不容易打得到的。于是那个道士凭这个消遣或是迷信,就能收到不少的钱。
▲ 1972《京华烟云》里,我最喜欢的立夫和木兰也相识于白云观。
去白云观拜太岁,需要事先预约,仅限现场预约。所以,节前匆匆一去,直奔老律堂,发现需要认真填写你的姓名性别生辰八字地址云云,而后跟道长选择你要参加的场次,交钱(500块,只收现金)。当然,如果当天的场次没有满,现场来交钱参加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按照我们的经验,还是提前预约为好。
▲ 白云观老律堂,摄影师王梓。
事实证明道长们对这件事是很认真负责的,女朋友在春节里接到一个电话,她以为是快递,张嘴就问:“您是快递师傅吗?”对方回答:“我是白云观的道长,你的名字写得不太清楚。”女朋友诚惶诚恐,同时认证道长的认真负责。
我们预约的是上元节正月十五下午一点半的一场。我后来问了一下,因为人数太多,今年加开了场次,直到农历二月都还有拜太岁的法事,具体见下图:
去之前的那个晚上,我和女朋友们都有点小兴奋,于是我们复习了一下87版《红楼梦》里林黛玉同学去清虚观时的拜谒动作。为了提防堵车,我们决定早一点去。事后证明,这个决定太正确了。
十二点五十,我们已经到了白云观。
▲ 白云观,摄影师王梓。
确实是人人人人人人。但我很快发现,一部分群众是来参加拜太岁活动的,还有一部分,是来——摸猴子的。
据说,修建白云观的建设者非常有心,在观里隐藏了三个石猴,如果找到三个石猴摸一摸,就能够心想事成。这个建设者应当是最早洞悉中国人喜欢转发锦鲤心态的,非常了不起。进门即可见一个长龙队伍,我以为是排队去老律堂,稀里糊涂跟着走进去,才听到一个大喇叭循环播放:
摸完就走,不要停留
摸完就走,不要停留
摸完就走,不要停留
原来无意之间,我进入了摸石猴的队伍。既来之则安之,我也赶赶热闹。然而近前一看,傻了。我曾在日光东照宫找过德川家康的猴子,以为大约长这样——
结果长这样,妈呀,到底有多少人摸过,都摸出包浆来了……
所以后面两只猴子,我实在没有摸的兴趣了。
进观后会经过“窝风桥”——《京华烟云》里说的投铜钱活动现在也还有。桥洞两侧各悬一枚古铜钱模型,刻有“钟响兆福”四字,钱眼内系一小铜钟。游人们可以抛硬币砸铜钱祈福,砸到中间的铜钟就意味着今年会风调雨顺。
铜钱需要兑换,10块钱50枚,一群人都在那里投,桥下面有个帮忙收拾的义工,经常被砸到头,所以白云观的微博专门提醒,投钱可以,请大家不要砸到义工……
这些都是花絮,我们穿过人群,老律堂门口已经是人山人海。两个志愿者阿姨在门口负责看门票,但看一下并不收走,因为这个粉色的门票之后还有用。
入场券是按照先到先排的原则,所以进场之后,我们发现前排还有位子。就在这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其实这和之前在韩国看演唱会排standing区域是一样一样的。前排的位子显然好于后排,可以看清楚法师们的科仪,连垫子上的花纹都比后面的高级(后面都是无花纹)。
▲ 老律堂内,摄影师王梓。我的位子在左起第一根柱子旁边。
我和女朋友开玩笑,我们也许是来看道长演唱会的。说完这句话之后五分钟,乐队真的进场了。
旁友们看一看啊,是!真!乐!队!!钟、鼓、木鱼、磬、铛子、三清铃、扬琴、二胡、中阮、琵琶……
这是啥,这是现场伴奏啊!!
▲ 白云观乐队。
我开始有点激动了。
又过五分钟,诸位经师鱼贯而入,开始穿上五彩斑斓的班衣(真的不是打歌服吗?)
▲ 摄影师王梓拍的白云观一系列都好美,这些法衣真的太好看了。
须臾,又入三位法师。戴金色莲花冠,两位着蓝法衣,一位着紫法衣,我立刻猜出这恐怕是今日的主唱男团,后来经过我的读者庄镜澄道长耐心指导,原来这三位,分别是一位主高功和两位副高功。
哦,你也可以和我一样,把他们理解成一位主唱和两位辅唱,那些着五彩斑斓衣服的经师就是和声团。
在正式开唱之前,会有一位道长来稍作解释,比如希望大家手机静音,还有如果身体允许就跟着法师们一起叩拜。我这个区域完全可以看清楚法师,但后来的旁友们,恐怕只能跟着前面的人的节奏了。
全程一小时的拜太岁祈福法会开始了。
整个过程基本就是法师吟唱——转圈——跪拜——吟唱——跪拜,整个过程当中,观众们的互动(就是跟着下拜)是非常多的,所以你并不会觉得无聊,而是全神贯注,甚至有些紧张,深怕错过下拜的机会。
有意思的是,在高功法师念诵时,我几乎可以听懂好几句唱词,甚至还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西便门外白云观”。庄道长跟我解释,白云观的法师们唱的是十方韵,和普通话接近。但实际上各地的韵不一样,后来我听了听上海城隍庙的,就和越剧很接近;据说还有东北韵,四川的广成韵等等,这些韵大多为古音,听起来非常悠扬古朴。
在叩拜无数次之后,忽然,中间的高功(主唱)小哥哥捧着一个装着黄纸的木匣子,音乐就在这时候开始庄严空灵起来。小哥哥神情严肃,宽大的袍袖如鸟翼一张一合,身姿轻盈,忽而全力向上,仿佛下一秒就要飞起来,忽而虔诚跪地,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我瞬间想要跪下来,这台步也太好看了吧!!!
当然,庄道长耐心普及给我,这叫罡步。这个部分,叫“八方拜表”。小哥哥手上拿的是表筒,可以理解成信封,里面装的就是给神仙看的信,就是表文。高功小哥哥在拜表之后,焚化了这封信,就是把这封信捎给了神仙——就是下图画圈部分。
我不管,这也太帅了,飘然若仙子,端庄如天尊,十足十仙气。
法会结束的时候,我甚至忘记了自己此来的目的:拜太岁。内心只有一个愿望:为什么没有返场?唱得太好听了,台步太好了,我要成为这位主唱道长小哥哥的迷妹!!!!
如果不是经志愿者的提醒,我完全有可能已经忘记,今天来主要是拜太岁的。出老律堂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用入场券换取一个护身符(护身符要放在衣服口袋或者钱包里)、一袋福米和一张福字。
福米我已经煮着喝了,腊八粥口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到加持的原因,煮的过程特别香。
福字是道长们写的,据说每个白云观的道长每天都要写上千张福字,私心放一张我新fan的本场主唱金道长写福字的图——
五百块,换取一场完全现场伴奏+真唱的道长音乐会,还附赠三样周边,同时保佑本来跟太岁较着劲的你的全年平安,我想问你,划不划算,划不划算,划不划算!!
有没有道教高功粉丝协会,我要报名参加。
1918年8月,鲁迅给许寿裳写了一封信,内有这样一段话:
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迅哥儿所言不虚,撇开信仰之类不谈,道教真不愧是中国本土宗教,所蕴含的美学,完全是东方的。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里说, “古者衣冠,皆黄帝之时衣冠也。自后赵武灵王改为胡服,而中国稍有变者,至隋场帝东巡便为畋猎,尽为胡服。独道士之衣冠尚存,故曰有黄冠之称”。我们有这么美的法衣——
我们有这么棒的道教乐队,随便放一首给你们听听——
我们还有这么飘逸脱俗有才华的道长小哥哥——
顺便说一句,两版《红楼梦》里,为秦可卿发丧时的全真道士都来自白云观。87版请的高功是黄信阳道长,新版请的高功是余诚志道长,另外,我仍旧一眼认出了站在人群里的金道长!
除了《红楼梦》,《金瓶梅》里也有很多“打醮”的情节。西门庆三天两头就要去玉皇庙,如第十四回李瓶儿要见西门庆,吴月娘回答:“他今日往门外玉皇庙打醮去了。”第三十五回西门庆说“遇闲时,在吴先生那里一年打上个醮,答报答报天地就是了。”第四十二回西门庆道:“明日我又不在家,早辰从庙中上元醮。”
在明朝,道教斋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即使没有遇到重大的事情,人们也会在逢年过节或是平时打醮,多半是为了保佑家人平安家业兴旺。
如果把道教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普及,相信也一定很有意思吧!如果出一个道长们的“声入人心”,我肯定是忠实粉丝,要疯狂打call。
庄道长跟我说,去年在青城山曾经举行了戊戌年青城山太上金箓罗天大醮,这是建国以来第五次罗天大醮,是道教的一大盛事。《金瓶梅》里,朝廷差东京黄真人来泰安州进金铃吊挂御香,建七昼夜罗天大醮,便是此说。
我上网一查,果然——
据说,那次盛会聚集了来自青城山、北京白云观、西安八仙宫、陕西龙门洞、湖北长春观、海南玉蟾宫等15坛120高功,还有很多海外道长!!
120高功,比创造101还要多!!!!
错过,太可惜了!!
另外,可以担任高功职务的不止小哥哥,也有小姐姐,这是其他宗教仪轨中不可想象的。谁说中国人男尊女卑了,我觉得道教就很讲男女平等啊!
特别感谢太岁神仙的成全,让我见识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忍不住贴一张来自我新fan的“白云三宝”的中元节施食动图,完全男团风范。
我想,有如此厉害的道长们的加持,每个犯太岁的我们,今年一定可以平安度过。
嗯。
本文获得了庄镜澄道长的专业解惑,在我已经丧心病狂花痴时,庄道长给予了足够的耐心和解释。
封面图来自@瞎了瞎了www ,他把金道长的仙风道骨画得特别好。
特此鸣谢。
END
▼
*本公众号图文消息为 「山河小岁月」独家创作,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