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安源区的八座寺庙(萍乡草根网)

萍乡安源区的八座寺庙(萍乡草根网) 慈云寺 1、地址:安源镇十里村 2、历史及现状: 据史载,慈云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有300多年历史,属我国佛教的七宗之一。原为一草庵,1993年重建,扩其规模

萍乡安源区的八座寺庙(萍乡草根网)

慈云寺

1、地址:安源镇十里村

2、历史及现状:

据史载,慈云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有300多年历史,属我国佛教的七宗之一。原为一草庵,1993年重建,扩其规模,由过去不足百平方米扩建为500余平方米,新建大佛殿,新塑十八罗汉、二十八诸天、南海观音诸菩萨,2002年至2003年又扩建千手观音殿、地藏殿。几年来,相继建成前山门、天王殿、育英堂、停车坪、寮房、斋堂、后山门等。

慈云寺与我党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林育英有关。林育英,又名张浩,湖北黄冈人。1928年春夏之交,中共湖南省委遭到破坏,省委被迫迁至安源,中共湖南省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林育英化装成和尚躺藏于寺内从事革命活动。同年8月湖南省军阀何键来安源“清剿”,由于叛徒告密,何键带人到慈云寺捉林育英,寺僧释朗觉(俗名张仲华)急将其藏于寺前池塘的南瓜棚下,敌人没捉到林育英就捉了释朗觉,严刑拷打,朗觉被释放后两个月即死亡。为了感谢朗觉救命之恩,林育英遂改姓张浩,取浩然正气之义。建育英堂正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人与宗教人士的患难之交,内设林育英与释朗觉对奕塑像。

沿慈云寺脊上,有石、有坪,可坐可立凭眺,北面风来,吹吹声声,六朝金粉染就的萍乡城奔来眼底;南方尘红,机器轰鸣,百年老矿尽展雄姿。这一古一今、一静一动、一旧一新,定能勾引起人们不尽的叹息。

三候寺

1、地址:五陂镇大田村

2、建筑占地面积:20055平方米

3、历史及现状:

三侯寺旧称三侯庙,又称张相公庙。创建于明崇桢二年(公元1629年),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东临南河水,南靠乌龙山,西傍三侯古桥,北对册冈宝刹。据地方史籍《昭萍志略》载:“萍南大田有三侯,屡著灵异,里人所建,以祀张相公”。“尝读唐书张宏靖传,三世皆宰相,封侯,时号三侯张相公家,今三侯庙亦张相公”。寺中祀祭之张相公,并非唐代张宏靖,只是借其义,祀祭生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的张景鸿,字逸云,号康,湖南济阳人氏,弱冠中秀才,后又精通岐黄之技。为避祸难,奉母离乡,飘泊至山清水秀的横头洲,自称横头洲子,设馆教书营生,且以所学之医术,常为乡邻治病,助药贫困者,其育人济民之高尚品德深孚众望,皆称张相公。明崇桢二年(公元1629年)秋,瘟疫蔓延乡里,民众惶恐不安。张相公得一梦:洲上的井水已含毒,切不可饮用。梦醒,惊骇异常,起床告知乡邻。天亮后,张相公立于井旁,劝阻前来汲水的乡民。然,乡民不信,执意取水,张相公既急又无奈,手掬井水先尝,当场暴亡。众皆失色,号啕恸哭,既为张相公舍已为人的善举义举所感动所震撼,更痛心疾首地悔恨未听劝阻,致使张相公英年早逝。在此,建寺立像,奉为神灵,晨夕拜谒,长年祀祭。

2005年1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和寺

1、地址:城郊管委会里善村

2、建筑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

3、历史和现状:

泰和观音禅院原名泰和庵,是萍乡最古老的佛教道场,建于晋朝泰和元年(公元265年),距今有1744年历史。清康熙(公元1644年),嘉庆(公元1798年)均有维修,寺内古代石雕罗汉保存完好。泰和观音禅院自登记以来,坚持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工作,在扶贫济困,弘扬正信,抵制邪教,引导广大信教群众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之路,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受到信教群众的好评。

2006年公布为江西省重点寺院。

横龙寺

1、地址:城郊管委会长兴馆村

2、历史及现状: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始建于宋,旺盛于明,一直保留到至今。寺中有栩栩如生的观音塑像,还有庄重威严的玉皇大帝,许愿的话,很灵验。寺中有个许愿池,里面有千年金龟,数尾金鲤。如果成功的把硬币抛到池中央的龙头上,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寺中为尼姑管理,她们会看病,并且很灵。寺庙座落在城郊的山脚下,环境幽雅。寺后有茂盛的竹林,景色怡人。各届尼姑师太就在此长眠,保佑着这方水土这方人。寺前有一神泉,水从湖南长沙那边流过来,水质清纯,冰凉爽口,长流不懈,胜过一般矿泉水,据说有祛病强身之效,很多人不远千里过来取水。寺庙还被多次作为电视剧的拍摄场景,享有盛名。到横龙寺一游,一定会陶醉在它那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风景中,口渴的话,别忘了可口的清泉。

宝积寺

宝积寺旧名星居寺,又名梵林寺。唐创,后周广顺年间当地人李氏捐地所建。后周显德年间(954-959)改名宝积寺。宋文学家黄庭坚曾于崇宁二年(1103)撰并书《宝积禅寺记》,又题过“德味厨”、“入还堂”二匾额,还手植罗汉松于寺院,元毁。明洪武年间,建僧会司。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僧九雪募修。前有关帝殿,邑人李固山建,旁有观音泉,深不盈尺,暑月清冷,已竭。又有禁钟楼,即濂溪书院旧址,亦毁。光绪年间,众僧复兴法门丛林,僧肇堂改建山门。从清末至民国,方丈体云大师,住持寺内30余年,每隔3-5年设坛授戒一次。曾先后偕邑僧众整修殿宇,建藏经阁,创建普通塔院,登遐亭等。民国年间县僧会司、佛教会、居士林都设寺内。方丈体云大师曾兼佛教会理事,募化筹资购买巨部汉译《大乘经律论丛书》,举办佛学培训所,培养青年僧侣。宝积寺当年不但是全县佛教中心,而且是湘赣边境的萍乡、浏阳、醴陵、攸且等县佛教总据点,曾住僧侣五、六十人,加上外来云游者,多达百人。后因兵燹战乱频繁,特别是日军两度侵扰腹地,破坏严重,佛事渐衰。1990年重新开放宝积寺,并于1993年5月动工,对原建筑物全部拆除重建,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赴朴初为重建的宝积寺题写了寺名。大雄宝殿1995年竣工,占地面积为556平方米,高22米,宽26米,进深(长)21米,先后还建筑了天王殿、客堂、东西配殿及寮房等。整个宝积寺现占地面积约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建筑物采用明清模式,为钢筋混凝土、砖石、砖木结构、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崧山寺

1、地址:安源镇安源村

2、建筑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

3、历史及现状:

始建于民国元年,毁于大跃进。1989年开始重建,包括:大雄宝殿、地母殿、地藏殿、伽蓝圣帝殿、药师殿等建筑。

莲花山寺

1、地址:安源镇跃进村,燎原小区后山

2、建筑占地面积:500平方米

3、历史及现状:

始建于公元1935年(民国24年),重建于公元2003年,院内设建前后三殿有:福主殿、佛祖观音殿、南岳圣帝殿。寺院专修法门《妙手莲花经》经典弘扬的教法是深奥玄妙,不可思议。

册岗寺

1、地址:五陂镇册雷村

2、建筑占地面积:1421平方米

3、历史及现状:

创建于南唐年间(公元902年到979年),元毁,明、清重修,具清代宫庭建筑风格。

本文由萍乡草根网编辑发布:http://www.pxcaogen.com/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萍乡安源区的八座寺庙(萍乡草根网)

Like (0)
Previous 2025年1月19日 上午9:18
Next 2025年1月19日 上午9:3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