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40天的三伏天如何度过?去投资1.2亿元打造的大自然的“空调房”是不错的选择。湘阴东湖湾——昔日黑臭水体地如今变为消暑纳凉打卡宝地?绿水图文
7月12日,晨光下美丽的大自然的“空调房”——湘阴县东湖湾美景。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7月11日,是三伏中的初伏,标志着一年最热的时期已经到了。
入伏的大屋围片区。
这天傍晚时分,湘阴县第一职业中专高一幼师班的蒋丝雨、胡洁 、卞忆莹三位同学结伴打卡该县湿地东湖湾白水江生态防洪大堤大屋围片区,一边相互拍摄这里的夜间美景,一边消暑纳凉,仿佛是“风清泉冷竹修修,三伏炎天凉似秋”,此处比湘阴城区低2-3度,成为县城消暑纳凉的大自然的“空调房” ,市民的打卡宝地与“会客厅”。
想不到这里曾是黑臭水体地方,如今经过投资1.2亿元的打造,已成为湘阴城市最靓丽的风景线,一湖碧水,满目青葱,尤其是宽阔的白水江大堤大屋围片区处,有一个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草坪,入伏时节美丽的夜晚,凉爽的晚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舒适无比,是东湖湾最凉快的宝地,晚间温度计显示29.5℃,既可停车,又可席地而坐,此时有的人在唱歌、有的人玩抖音、有的在拍摄夜景,有的小朋友在家长陪伴下高兴地玩吹泡泡,透过路灯的光芒呈现出多种色彩,还有的市民的用无人机拍摄诱人的灯光秀,以及散步、乘凉聊天的市民的画面,这里呈现出城市繁华中尽享大自然的轻松惬意, 黑臭水体地华丽蝶变为市民休闲、运动、科普教育基地,得感谢岳阳市河长办和湘阴县人民政府付出的努力。
东湖是湘阴县的“会客厅”,系湘阴县东湖湾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位于该县城东南部,西邻东湖公园、芙蓉大道,北接湘阴县城,南部与白水江相连。该区域原为养殖鱼池,由于城市污染和农业污染严重,2015年开始,逐步成为污泥沉积、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黑臭水体。2021年7月,岳阳市河长办向该县下达指令,要求立即整改。
2021年8月,湘阴县政府立马启动东湖湾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分为城市污水管网建设、东湖湾水环境改造、城市配套建设三个部分,治理区域面积54.7万平方米,工程投资1.2亿元。
在东湖湾水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首先搞好城市污水管网建设 ,沿滨湖路大屋围片区北侧建设800米污水干管,将栽松路、芙蓉北路、:隐路、兴湘路等区域污水收集至县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同时,在严格雨污分流的基础上,延伸芙蓉北路、元吉路雨水管及栽松路雨水箱涵至东湖,提升东湖湾水质水量,降低上游受涝风险。其次,对东湖湾水环境改造。 整治水面约304082平方米,环保疏浚退养鱼塘污染底泥,拆除鱼塘遗留矮围;种植沉水、挺水和浮水植被,投加水生动物,构建区域水生态系统,修复水域生态面积总计30万平方米;水生态护岸2500米,建设东湖湾外围生态隔离带5万平方米,湖滨和隔离带间生态缓冲带8.8万平方米,生态栖息林1万平方米,中心生态绿地0.96万平方米,形成“内源治理+水域生态修复+滨水生态修复+滚水坝建设”的保护修复全过程治理方式,形成区域生态小循环。再次,建设好城市配套设施。 新建广场及停车场红线面积约18474平方米。滨湖路以南新建北入口广场、湿地科普馆、湖湘阁,红线面积约为12800平方米;湖滨路南侧新建两个社会停车场及公共卫生间,红线面积约为4061平方米,设计车位82个;白水江以北堤坝路新建一个社会停车场及公共卫生间,面积约为1613平方米,设计车位75个,公厕1座。
特别是东湖湾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白水江1000余米生态堤段,系往年防汛的重要地段,维系着城区15万余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此对这一大堤加固、加宽 ,包括堤防灌浆、生态整治、堤顶路面硬化、亮化等14项工程,最终使这里成为市民消暑纳凉打卡宝地 。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湘阴县东湖湾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见成效,区域内逐渐形成一处生态湿地和生态公园, 建成了10个人工生态浮岛、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生态堤防近2500米,实现了水环境的有效改善,有效实现江湖连通,建立泄、蓄、排相结合的水循环体系与防洪排涝系统功能,为“会客厅”增添了魅力。
从安徽来湘阴安居乐业的李先生说,生活在湘阴真是有福。
美丽的大自然的“空调房”——湘阴县东湖湾美景。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