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执信(1885—1920),名大符,执信为字,以字行。晚清在豪贤街一带聚居着许多从江浙来的家族,除了汪氏外,还有来自浙江萧山的朱姓人家,亦以游幕为生。朱家有子朱启连,字跂惠,号棣垞,19岁被父亲送入随山馆读书,跟随汪瑔学习诗词,后来更娶了汪瑔的女儿汪若昭为妻,入赘随山馆。
朱执信
朱启连精通诗词和古琴,有“琴王”之誉,曾任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僚。光绪十一年(1885年)诞下朱执信。比汪兆铭小两岁,也在随山馆启蒙。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朱启连不幸死于鼠疫。母亲也染上恶疾,辗转病榻几个月,朱执信看护甚谨,经常通宵达旦,不眠不休,有时坐在床边,迷迷糊糊倒下而不自知。直到母亲病愈后,他才敢解衣休息,一觉睡了三天才起来。几年后,母亲亦病故。朱执信及其弟妹在随山馆的生活和教育,全由舅舅汪兆铨一力承担,两家人关系密切,情同一家。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朱执信与汪兆铭、古应芬等人,在豪贤街西庵书院组织群智社,讲求实学,互相策励。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朱执信考入教忠学堂。在此期间,他广泛阅读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等西方名著,读书愈多,思想愈开阔,反抗大清统治的思想愈强烈。
光绪三十年(1904年)冬,两广总督岑春煊派出官费生赴日本留学,朱执信入选,与胡汉民、汪兆铭、古应芬等人同行,在日本主修法政经济,并攻数学、医学,通英、日两种外语。朱执信在仓边街随山馆生活时,由舅舅教导,四书、五经、通鉴、二十四史、内经均已烂熟于胸;16岁开始习数学,三角、微分、积分、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靠自学而掌握相当高的程度。据他的弟弟回忆,朱执信“每夜研钻非至四更不就寢。不独能忆各公式且深明各公式由来之原理,与其应用之范围。不独谙新式之算法,各正史之天文志律历志周髀算经勾股开方捷术数理精蕴历象考成中西算学大成华蘅芳梅定九算书则古昔斋算术等,自古代以至前清时代诸书,无不深探其蕴矣”。朱执信在日本一年多就能听讲日语,英文也能翻译,学习俄文半年,就能与俄国人通信。可见其学习能力之强,异于常人。
左 古应芬 中 胡汉民 右 汪兆铭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孙中山到日本筹组中国同盟会。朱执信与孙中山结识,对其理想、谈吐倾慕不已,决心追随。遂与汪兆铭、古应芬等在东京一起加入同盟会,朱执信担任评议部议员兼书记,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编辑。
朱执信在《民报》上以“蛰伸”“县解”等笔名,发表了《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驳新闻之论清廷立宪》《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等一系列文章。他还撰文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片段。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朱执信归国。先后在广东高等学堂、广东法政学堂和方言学堂任教。同时积极参与同盟会的活动。他常与人言:“沙煲有用以煮饭,经岁月而后损坏的;又有用以盛炸药,掷向盗贼,随用随毁的。”表达以身许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之志。同盟会历年在南方策划、组织的重大事件,他无不参与。
朱执信利用在广州执教的机会,秘密运动陆军速成学校、虎门讲武堂及学生兵,这些经他联络的武备学生,后来很多都加入了新军,成为清宣统二年(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的主力。
宣统三年(1911年)4月,同盟会在广州组织大规模起义,总指挥部设在小东营。朱执信并不是选锋队员,起义当日,他到小东营办事,见选锋队已整装待发,遂取剪刀把身穿的长衫裁去下幅,坚决要求加入选锋队,随黄兴进攻两广总督署。黄兴坐在第一顶小轿上,朱执信坐在第三顶小轿上,扮成世家子弟,向总督署进发。在激战中,朱执信把炸弹掷完,复捡取牺牲同志的手枪,继续作战。右手及胸前均被爆炸所伤,血染重衣,且战且退,在双门底附近的林氏书塾藏身,包扎伤口后,乘隙撤往香港。
左图 孙中山 右图 黄兴
辛亥革命爆发后,朱执信在广东发动民军会攻省城,迫使清水师提督李准投诚。军政府成立后,担任广东军政府总参议。1917年,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朱执信在大元帅府负责军事联络和掌管机要文书工作。1919年,朱执信、汪精卫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撰写了大量文章,如《国家主义之发生及其变态》《中国米之生产及消费》《我们要一种什么样的宪法》《男子解放就是女子解放》《人类的将来》等。
1920年,孙中山决心驱逐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朱执信到虎门要塞策动驻军反正,在调停驻军与东莞民军冲突时,被桂系军阀杀害。孙中山悲痛万分,把朱执信称为“革命中的圣人”。
1920年12月15日,朱执信灵柩由宝璧兵舰运回广州。1921年1月16日葬于广州东郊东沙马路驷马岗(即今先烈路),孙中山亲自步行执绋,并通函党内同志集款以抚朱执信的遗孤。在通函中,孙中山赞扬朱执信:“朱君执信,戮力国事,垂二十余年,毅力清操,久为吾党钦仰。”
1936年在朱执信的墓地发现白蚁,白蚁的破坏能力是相当惊人的,转眼间内即能把一幢大楼蛀空,为了保护烈士遗骸,人们匆匆把朱执信迁葬于执信中学内,驷马岗只保留做衣冠冢。于是,就有了两座朱执信墓。
今广州执信中学、执信路,均为纪念朱执信而命名。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革命圣人朱执信(朱执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