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来源/知乎
这两天,一篇2013年5月31日的新闻报道被扒出来,瞬时,网友们炸开了锅。
先看看这是篇什么样的新闻报道(原文摘自《燕赵都市报》《[最美乡村教师候选]郜艳敏: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
因为她是村子里学历最高的人,初中毕业,她成了村小学的代课教师,因为孩子们渴望的眼睛,她选择留在了带给她痛苦和屈辱的异地他乡。因为一份本能的大爱,她饱经苦难的生命像美丽的山花绽放。
这篇报道通篇赞扬了郜艳敏“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
新闻回顾:
1994年初夏,18岁的河南打工妹郜艳敏被人以介绍工作哄骗,落入两个女人贩子圈套,后被转卖、被人凌辱,再以2700元的价格卖到了太行山深处的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卖给了一个比她大6岁的不识字的羊倌。她曾多次自杀、逃跑,但都没有成功……郜艳敏的生活不如意,丈夫因为她是买来的媳妇,常喝醉了酒打她,她万分痛苦,但几次都没有逃出村口窄窄的羊肠山路……因为她的高学历(初中毕业),她成了这个村小学里的女教师。
后来她的传奇经历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好心的人纷纷给山区的孩子捐钱捐物捐学习用品。
当地政府部门对女教师的“大爱无私”表示出巨大的支持,不仅让她入党,更是将她的事迹拍成了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
@盐樱桃
下午刚看到相关的报道,震惊愤怒之余顺着链接去看了 NHK 对于石破记者(《尴尬的榜样:郜艳敏,被拐来的教师》一文作者)采访郜艳敏老师的跟踪记录。其中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郜艳敏从教室里走出来见石破,门口几个小孩子吵吵嚷嚷地围上来。郜顺手帮一个流着鼻涕的小男孩带上帽子,还细心地拉紧系好他帽兜上的绳子。
《最美乡村教师》这篇荒谬的宣传稿说对了一点,郜艳敏是一个善良的女人。
那些曾经监视、毒打、强奸她的人和机构,却因为她的善良而从中牟利获益,这已经超越了我能想象的无耻。而这些个人和机构更进一步地,利用郜的善良制成了另外一道束缚桎梏她的枷锁,其中的道德沦丧让人不寒而栗。
石破先生在《尴尬的榜样》一文中写到,郜艳敏如今的处境和十二年前并无两样,只不过当初监视她的是婆家人,如今监视她的是整个村镇——当石破走进郜艳敏执教的学校时,立马有负责监视郜的年轻女人走上前来,而当石破来到与郜艳敏约定的村外地点见面时,则被当地村干部带走,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的审讯。
“没有必要啊,”石破在颠簸的车上面对 NHK 的镜头无奈地说,“这是个好的典型”。
下岸村不傻,在媒体对郜艳敏产生兴趣之初,他们因为这个女人的存在揭露了当地教育资源不足的窘境而大怒,因此一度决定撤销下岸村小学、辞退郜艳敏。但是在社会的愤怒面前,他们很快就看到了“好的典型”背后的力量。于是,本来的决定变成了将她作为“最美女人”推向全国,并且允许她入党。
奖励和资助从四面八方而来,村里得以用这些给郜艳敏的钱进行简单的福利发放和基础建设。反正,这是郜艳敏那个被塑造出来的命运多舛却投身教育、不计前嫌而勇于奉献的“好的典型”应该做的事情。只可惜那年她最终没有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可能是奉献的还不够,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倒在下岸村的讲台上。
于是郜艳敏所遭受的毒打、囚禁和强暴成了塑造英雄形象的小插曲,下岸村十分之一的人口都是来自广西、湖北、贵州、四川的被拐妇女的可怖现实成了故事轻描淡写的背景,至于为什么这个村庄里没有钱雇佣老师(甚至在郜艳敏被社会熟知以后几个特地调来的女老师也因为环境不好而离开)而镇里教育系统的某官员因为贪污而查处的事实,更是没有人关心。
在罪犯拐卖囚禁了郜艳敏之后,媒体道德绑架了她。这些享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精英们,面对她所遭受的苦难和更大的社会问题视而不见,而是选择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扭曲的榜样掩盖周遭的黑暗。讽刺的是,揭发这种黑暗,恰恰是他们的工作本身对他们要求的责任。
我并不是说媒体和宣传应该担任起多么高尚的角色,但是他们至少应该守住一条底线:不作恶。相反,这些没有底限的渎职者踩在郜艳敏的悲剧之上,踩在下一个下下个郜艳敏的厄运之上,踩在全中国妇女儿童拐卖的严重现实之上,甜腻讨好地为一台大型晚会,一次事迹汇报,一场主旋律电影捧上一个被精心打扮的英雄。
刊登《尴尬的榜样》一文的《南风窗》主编杨军曾经是一名官方宣传机构的工作者,在面对 NHK 的镜头时,他表达了一种略显保守的新闻信仰:“明天要说的话,今天就不应该说。”
我希望,在郜艳敏被拐卖 21 年后,在《尴尬的榜样》发表 9 年后,这篇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的主编所说的“明天”已经来临。毕竟,如今社交媒体上的一条转发链接能够触及的受众不亚于当年一份颇有影响力的刊物,如今的人们开始严肃地讨论女权主义而不是理所当然地将女性视为奉献和牺牲的角色,如今的公民意识日渐觉醒而人们面对一个被推出来粉饰太平的英雄时并非感动而是愤怒。
那些“明天”该说出来的话,也该说出来了:囚禁郜艳敏的个人和机构该受到怎样的惩处?当地妇女拐卖现象有否好转而漠视法律和人权的官方该追究怎样的责任?教育分配不公和教育系统中的贪腐问题如何解决?尤其是,面对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外界压力时,媒体应该有怎样的自省和底线?
这一次,这些问题不能再用一个女人的善良和软弱来回答了。如果这一次这些话依然“说不出来”,那么恐怕这“明天”永远不会来临。
@林芷清
我不想再过多评价这篇新闻稿,因为这篇非常有问题的新闻稿所反映出的问题是非常片面的,所以我想评价一下这个“最美女教师”本身以及与此有关的其他种种,包括郜艳敏在被拐卖之后的心理变化、郜艳敏是否配得上“最美乡村女教师”这个称号、当地政府对郜艳敏的封杀以及对题目描述这篇新闻稿的评价。
1. 首先是郜艳敏在被拐卖之后的心理变化。
在被拐卖的初期,郜艳敏曾经多次试图逃跑、自杀,但是都没有成功。
海子(郜艳敏丈夫)为了防止郜艳敏逃跑,便暂时停止了放羊,他整天什么也不干,就是死守着郜艳敏,就连上厕所都跟在后面。下岸村通向外面的山路很不好走,郜艳敏虽然试图几次逃走,但都没逃出多远就被追回来,为了摆脱痛苦,绝望的她曾数次铁了心地自杀。第一次自杀时,是婆婆带着她下地干活。郜艳敏装作很顺从的样子,在烈日下拼命地锄草,然后趁婆婆小解之机,她跑向附近一个三米深的大水坑,一头扎了进去,却被山上放羊的两个村民及时发现,被救了上来。第二次自杀是她将婆婆的 50 多粒安眠药一口吞下肚,第三次是吃下一包老鼠药,但两次又都是被及时发现,送她到乡卫生院而被救活。(引自《河北科技报》)
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郜艳敏在最开始被拐卖的时候是拼了命地想要摆脱这种命运的,但是都没有成功——逃跑失败,自杀未果。她并不是那种逆来顺受,早早认命的女子。相反,在遭遇了种种不幸后,她宁愿选择一死。而在多次逃跑寻死失败之后,其实她也并没有真的想留在这个村庄里。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才令人愕然——郜艳敏获准和丈夫(为了监视她)一起回到家中看望亲人,但是当她问母亲能不能不回去了的时候,母亲的回答是:
这是你一辈子的事,无论你走哪条路,我们都会尊重你的选择。但是,希望你首先考虑公公婆婆他们一家人,如果你不回去,他们就人财两空了。我说,我们可以还他的钱。父母说,不是钱的问题, 他们也是农民,不容易,买你的钱,都是向别人借的。另外,在咱们这 个地方,结过婚的女子,再想找个好对象就难了……(引自《南风窗》)
此时,郜艳敏并没有开始教书,只是以一个被拐媳妇的身份在监视自己的丈夫的陪同下回到家中。其实,与其说是郜艳敏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我觉得她的父母这个症状更严重。
自己的女儿是被拐了然后被卖了,一般人怎么有心思同情让自己的女儿遭受这些的人“人财两空”呢?此外,这算哪门子的“人财两空”?郜艳敏丈夫家在买媳妇时花的钱没有一分钱到了郜艳敏的口袋,郜艳敏何谈还钱呢?而其实父母最担心的是,“再找个好对象就难了”,他们是想让郜艳敏认命。
客观地说,在这种情况下,郜艳敏选择继续留在丈夫家其实并不叫人太意外,因为其实她根本没得选择。一是因为丈夫家对她看管很紧,她压根没法逃走。其二是,此时此刻竟然连她的家人都已经无法接纳她。三是在农村,“再找个好对象就难了”确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想法,郜艳敏本身可能也已经抱着“拉倒”的心态。
“爸,妈,你们放心。媳妇来了这么多年,你们应该了解,相信我,我不会离开你们的。”郜艳敏这样回答她的公公婆婆。 (引自《南风窗》)
而从这上面可以看出郜艳敏确实是一个非常非常之善良的人,善良到了令人无法理解的地步——她真的只是单纯地觉得“这一家非常艰难,公公婆婆非常不容易”。
而至于很多人问的她到底为什么不离开,其实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央视《半边天》摄制组要带郜艳敏去北京做节目,镇领导对下岸村村支书说:“如果《半边天》带走了郜艳敏,就开除你的党籍!”
可以看到,其实郜艳敏根本走不了,而个中原因,我将在下面详谈。
2. 郜艳敏是否配得上“最美乡村女教师”这个称号
我个人认为,她确实配得上这个称号。因为在谈论这个称号本身是,需要考量的是她作为一个乡村女教师所做的一切。
郜艳敏一人教着下岸村教学点两个年级的十几名学生。除了语文、算术、自然等正常课程外,郜艳敏还 给孩子们开设了音乐课,教他们唱歌;开设美术课,教他们画画。几年 来,在附近几个与下岸村相似的教学点中,下岸村的学生成绩都居中上游。
刚开始,下岸村的教学点在村外一间石头垒的黑屋子里,四面透风。冬天来了,郜艳敏就把孩子们叫到自家炕上上课。每到课间休息,她还要 去村外担水给孩子们喝。去年,下岸村教学点得到外界资助,装修了 6 间 新教室,这里成了整个下岸村最豪华的场所。(引自《南风窗》)
我们在上面就说过,郜艳敏确实是一个善良到了笨的地步的人,她对这些孩子的爱是真切的,她作为一个乡村女教师所带给这个村庄还有那些孩子的确实是尽心尽力而难能可贵的,虽然,这个村庄带给她的只有“绝望”。
在某种意义上,郜艳敏可能将此当成了自己的一份“事业”,自己悲惨一生的一点慰藉。所以,我认为郜艳敏是配得上“最美乡村女教师”这个称号的。
3. 当地政府对郜艳敏的封杀
在郜艳敏事件偶然被报纸报道出来之后,当地政府采取的并不是鼓吹、宣扬的态度,而是“封杀”。而封杀的原因是——
“郜艳敏当临时教师的经历,以及适龄孩子辍学、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暴露了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种种漏洞”(引自《燕赵都市报》)。
无疑,这个理由是愚蠢的,但却是真实符合许多官员的心态的——要知道这可是跟他们的乌纱帽还有升迁考核挂钩的啊。
下岸村村民们告诉记者,今年(2006 年)7 月 10 日暑假前,县、镇干部在下岸村站岗 40 多天,阻挡前来采访郜艳敏的媒体记者。这期间,除了去山外邮局取包裹,郜艳敏不能随便离开下岸村。9 月份暑假结束开学后,辉灵中心小学向下岸村教学点终于派来另一位女教师和郜艳敏共同工作,不过她的主要任务之一却是注意来访的记者,及时向镇里报告。(引自《南风窗》)
看到这里,我确实觉得非常可笑,有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的欲盖弥彰的意味在其中,我也不再多说,大家意会就好。
郝成学(原曲阳教育局局长)落马 3 年来,曲阳没有专职教育局长,一直由一名副县长兼任。 据说是这个岗位‘太热’,许多人‘想’,但人选不好选,只能先空着。于 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形:这名副县长不仅主管教育,还分管文化、体育、广播、旅游等多项政府工作,精力分散;教育局一名书记负责全面,而又有一名副局长主管人事…
而在郜艳敏被大范围报道之后,有人担心郜艳敏会“贪污”这些钱物,今年 6 月份,镇政府出面成立了一个慈善基 金会,在媒体上公布了电话、通信地址等,全面接收外界捐赠,然而事实是, 基金会成立后,捐赠反而减少了。
那少的那些钱去哪了呢?
4. 对题目描述这篇新闻稿的评价
其实点进这个题目最先看到的就是这篇新闻稿,但是我却把它放到了最后来谈,因为我要说的很简单——这是一篇很烂的新闻稿,就和现在许多其他新闻稿一样。
@王相及
曾经做过鸟台鸟人,郜艳敏的采访印象刻骨铭心。第一次采访被当地宣传部门盯梢、在学校教室被抢走机器而失败、第二次采现村口有人站岗,最后把郜老师接到北京才采访成功。播出后海内外捐款如潮水般而至。当地画风突变,各种笑脸相迎,最后以故事改编为电影荒诞收场。
后来,下岸村发生了几件事:
1、当地有关部门据说多次找郜老师,要帮她成立一个基金,妥善保管和处理捐款问题。 2、郜老师被评为感动人物。 3、郜老师带着孩子们又来了一次北京,看了天安门升旗仪式。 4、郜老师故事改编成了电影,叫《嫁给大山的女人》。
她获得的是 2006 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但她的内心又是慈悲的,只因为她不忍心看到那些穷孩子渴望上学却无学可上,只因为她不忍心让那些孩子长大后重复着‘放羊,买媳妇’的人生,她以坚忍的姿态接受了不公平的命运,用宽容回报着山村,用爱点亮了 40 多个穷孩子的前程。”——“感动河北”评委的颁奖词
她和父母重逢之后,父母让她继续留在下岸村,原因是她们家那里比下岸村还穷。作为一个被拐妇女,后半生生活困难可想而知,只能认命回婆家。
别想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被拐妇女跑不出来,完全是因为法制落后,民生穷困。再加一个逗比的当地政府。
所以,我反对任何有可能把这件事情的讨论引向“这是郜自己个人问题 or 选择”的观点,比如
我很好奇大家认为怎样看待郜艳敏这个人时比较恰当的?她是病人?她是好人?她是受害者?她是牺牲品?和那些撇下自己亲生孩子逃跑的被拐妇女比起来,她是愚蠢的?可鄙的?怯弱的?病态的?
我知道执法部门失职,评选机构病态,郜艳敏父母无情,但这并不该影响我们对郜艳敏这个人的评判。
她就是圣人,也不太会改变这件事情的结局。这种问题约等于“如何评价强奸案受害者”。
另外,也不要抨击最早报出此事的燕赵都市报那篇报道。作为河北当地媒体,这事情如不选择“个人模范典型”模式,而是作死选择了“负面报道”模式,这稿子早就被毙了,你就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事情。
@马行空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她入党了,【乡亲们】也不再是帮凶,而是粉丝
她丈夫也不敢再打她,并且成为了【亲人】注意,不是罪犯,不是仇人,是亲人
她也到了梦中的北京,大约是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吧,天安门广场上飘扬的红旗拯救了她的心灵
而她也有自己的自豪
在官方话语体系里,她已经获得了幸福,嗯。
@孔鲤
掩盖郜艳敏事件真相的电影,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我居然看过它。
大家都看过新闻了吧?新闻里处处是令人愤怒的点,一触即发。可是这部电影呢,把这所有的矛盾都弱化了,在这里头,没有一个人值得得到道德审判。
我本以为电影工作者们不知价值取向应该如何才拍了这部电影,现在看来错了,他们知道,却把能让人愤怒的点全淡化了,把几乎所有人都视为“好人”来拍。那这样子,他们就不是无知,而是无耻。
如果你心平气和地来看这部电影,你丝毫感觉不到愤怒。你甚至会觉得这部电影拍得特别“正”。
开始是这样的一副画面,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令人想起《边城》里美好的爱情,它的片名是“嫁给大山的女人”,似乎是爱情故事。
注意片名:一个 abducted 的女人,这个单词什么意思?
劫持、诱拐。
原来是这样,这个女人是被拐卖到大山里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往下看。
没有字幕,我来大致叙述。故事的开头就是王力可饰演的女主角山菊逃跑的镜头,山菊说:“我是昨晚被拐骗来的。”
大爷露出惊讶的表情:“闺女,你赶紧跑吧。”
故事走到这里,也许大家都会以为,这位大爷最终无力地让山菊随买了她的那几个山里人离开,但走向并非如此。
看过的新闻的朋友也会认为,这个男人就是我们故事的主角,而大爷只是一个路人,但走向并非如此。
如果真的这样拍了,那么我会觉得它走入深刻的路子,一个路人大爷的冷漠,这是在那个地方的习俗,他们不认为这样是罪,买女人不是罪,没有媳妇才是罪,这才是他们应该有的观点。
但故事里的大爷代表的是纯朴的山里人,他们是纯朴的,因此让我没想到的是,大爷才是主角。
大爷回家取钱了。大爷和乡亲们借钱。
为了赎走山菊。
把山菊带回家后,邻居都来围观,大家以为,这是大爷给儿子买的媳妇。这是那个纳着鞋底的婶婶笑着说的,这一刻,我才觉着这电影有点真实。
大家发现,原来大爷是在救那个女子,纷纷让他还钱。村长走过来了,问了情况就说救人是好事,于是钱的事情不了了之了。
然后开始引入矛盾点。
大爷的妻子,也就是大妈和大爷商量,让山菊做他们家儿媳妇,山菊听到了在那儿哭。
我本以为,故事的走向是这样的,恩人—逼迫,这样的矛盾冲突,也许比原本新闻里的故事更加令人信服。
但没想到的是,它的走向是这样的——
他家儿子回来了,听说给他说了门亲事。
诸位注意,是“说”,不是“逼”,儿子很高兴,竟然买了个项链回来。
然后山菊不依,儿子去问父母。
听闻是逼山菊嫁人的,面色铁青。
故事到这里为止,我觉得价值观没有问题,但很假,除了那个充当坏女人的婶婶外,每个人都很高大全。
如果你没有看过新闻报道,也许你会一笑而过。
没有人逼迫,也没有人质疑,山菊就留了下来,原因是不知道回哪儿。
村里让她教书,这是故事的开始,也是新闻里着重报道的地方。
下面长达四十分钟的画面是山菊在山里教孩子念书的场景,情节怎么煽情怎么来。
故事的最后一幅画面是这样的: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座小山村。两个月后,她作为志愿者又回到了这里……
嗯,志愿者。
如果没有新闻,那么这部电影充其量是部假大空的主旋律电影。
可是,它却改编自新闻……
我相信,新闻大家已经都看过了,让我们对比一下:
这部电影的工作者明知事件的真相,却力图为每个人掩盖他们的罪行。
电影里大爷的原型就是郜艳敏的公公,可电影里不仅没有逼迫她结婚,还出手救下了她,让她一直留在家里。
电影里大爷的儿子就是郜艳敏的丈夫,可电影里的他深明大义,听闻她是被逼的之后,就不再骚扰她。
电影里的山菊处处化险为夷,可现实中的郜艳敏深受折磨。
这是这部电影最恶心的地方,如果说它只是改编这个故事,而把道德审判丢给观众,那么我不会那么恶心它。但现在的情况是,它把所有矛盾冲突点都弱化了、消弭了,留下了所有人眼中的高大全的人物。
单看电影,也许你无感,甚至你会感动,但你绝对不会愤怒,因为电影本身是那么地“正”。可是新闻出现了,于是它变得那么地令人发指,这种满口胡言的电影语言,不仅对不起“电影”这个词,更对不起所有的观众,它是一种欺诈。
诸位还记得我在开头说的是什么话吗?“掩盖郜艳敏事件真相的电影”,是的,我没有说“改编”,说的是“掩盖”,诸位自然知道我的意思是什么。
我想,这部电影在网上肯定观看量大得吓人吧?然后我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妙不可言。——鲁迅《随感录三十九》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