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遗体今天在北京火化,生前财物悉数捐赠。5月25日凌晨,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病逝,享年105岁。
钱钟书夫人杨绛
26日下午,与杨绛同住一小区的住户在路过杨绛家门口时拍到门口告示:“遵照遗言,杨先生去世后,家中不设灵堂,一切从简,谢绝一切花篮。”拍照者在朋友圈写道:“大家切勿再来打扰,最真挚的祭奠来自内心,先生千古。”
杨绛家中不设灵堂
杨绛与钱钟书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电 杨绛先生遗体27日在北京火化。上午9时许,从北京协和医院起灵,前往八宝山。遵照杨绛先生遗嘱,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留骨灰。”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7日发出讣告:钱钟书、杨绛先生家中所藏存珍贵文物字画,已于生前全部无偿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籍、手稿以及其他财产等,亦均作了安排交待,捐赠国家有关单位,并指定了遗嘱执行人。
根据讣告,杨先生生前已将她和丈夫钱钟书先生二人全部作品著作权中因作品使用而获得的财产收益捐赠母校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好读书奖学金”,用以鼓励清华大学家庭经济困难但好学上进的学子,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完成学业;并希望领受奖学金的学子学成后,能以各种形式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履行协议,在享有钱杨作品因使用而获得的财产收益的同时,有义务负责全面维护钱杨二人作品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相关权利不受侵犯。
讣告还指出,关于许可他人依照中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使用钱钟书、杨绛作品的权利以及钱杨作品的发表权,杨绛先生已委托专人行使。
讣告特别强调,遵照杨绛先生的遗嘱,她去世后,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留骨灰。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