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月16日)是台湾女作家林奕含的生日,因此这个名字又再次映入了大家的视野。回首林奕含的事件,我们有惋惜、有愤恨,也有些不解。
(林奕含,女,台湾作家,1991年出生。因为其少时遭老师诱奸,后来以自身为原型创作了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2017年4月27日傍晚被警方发现于自家卧室上吊自杀。)
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这种诱奸还会持续?
第一因为她自尊心太强,如果她把这段关系视为诱奸,就等于是承认自己被强暴的事实,这样的事实是她无法接受的。第二被强迫发生性关系的她心理失衡,她要去安抚自己,只有说服自己去爱上老师,这样才能多少宽慰到自己。“你爱的人对你做什么都没关系,不是吗?”书中的这句话解释了一切,所以她默认了自己继续这段关系。
林奕含当初被强暴后自我防御的机制就是选择去爱而不是选择去恨,因为她说过“她们知道,爱比恨容易吗?”只要把这件事视为“她爱老师,做爱是两个人相爱的可以做的事,这没什么不好。”这就解释了房思琪为什么在遭受强暴后第一时间没有反抗,去报警,去告自己的老师,而是强迫自己去合理化并接受这段关系。
即使去合理化这段关系为自己开脱。然而李国华长期对她的凌辱导致的精神压抑,父母对于她的求助信号保持屏蔽的态度,外界对于她这类受害者的恶意,导致她无能为力、无处为自己申述。这些内心深处的矛盾强烈的撕扯着她,让她痛苦无法真正的走向解脱。
对自己深信不疑的文学信仰崩塌
在部落里林奕含就有过这么一句话“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可以一味蠢下去的人。” “她们不会懂,因为没有人诱惑过她们。如果有一个男人,他有学识,有涵养,大家都道好好人,来到你的面前,对着你说会保护你一辈子,你是很难不心动的。”在痞客邦里她又写“被老师强暴后,告诉自己的朋友,我这是和老师在谈恋爱,待在他身边,期间又被强暴了几次。”“这是一个怎样的自尊心!”就像李国华一样,陈星吃定了她的自尊心。
罪恶无所不在。而艺术,有一些则是被包装成了美,怎么样都能自圆其说。这是艺术粉饰下的罪恶。
林奕含把这个诱奸自己的老师跟文学本身联系在了一起。因为他在诱奸她的时候,他的语言,若是换个场景道出,应该是很美的情话。文字本是治愈人的工具,现在它成了罪恶的帮凶、罪恶的一部分。她深深地感知自己被文字欺骗、背叛。
婚姻和爱情为什么没能拯救她
首先重度抑郁症是精神上的癌,林奕含很努力地面对、治疗,但是没能根治也不能保证不复发。
从林奕含的一则facebook动态也可以看出,为什么婚姻没有留住她。她在动态里说:她对她的丈夫做得最残忍的一件事就是,让他意识到,身为重度抑郁症病人的伴侣,无论他怎么做,都无法使她真正的感到快乐。
林奕含的丈夫是她在政大的同学、挚友,他知道她因抑郁症休学,也知道她所有过去,他爱她。从林奕含在博文里提及她丈夫的内容可以看出,丈夫对她是宠溺的。会陪她参加书展、书友会,会在她走神游离或是情绪波动大的时候,耐心地替她回答记者、读者的话。
从她的动态能够看出,林奕含在自杀前的一段时间病情复发过,情绪崩溃时,会把自己关在厕所,不理会丈夫恳求她开门,会要求住进精神病院,和她在一起,她的丈夫就不得不承受为她经常担心受怕。她于心不忍,正因为爱自己的丈夫,不想拖累他,让丈夫总是受她,于是林奕含要求分居。
在林奕含去世后的追悼会上,她的丈夫被拍到泣不成声。他拒绝所有媒体的采访,只是托朋友带话谢谢媒体和读者的关心。在追悼会上说,她的丈夫说和奕含在一起的时光是他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光……
最终,林奕含没能战胜抑郁症更,没能战胜自己,只能选择自杀来解脱伤横累累的身心。
林奕含曾说:“当你在阅读中遇到痛苦和不舒服,我希望你不要认为‘幸好是一本小说’而放下它,我希望你能与思琪感同身受。”希望社会上不再有第二个房思琪,即使有,我们理应用包容、爱与温暖给与他们保护和帮助。
关注公众号:途中央心理。每一位迷路者的灯塔, 协助释放你的情绪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