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大陈岛垦荒精神”,建设美好生活(大陈岛垦荒精神)

学习“大陈岛垦荒精神”,建设美好生活(大陈岛垦荒精神) 60多年前,467名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大陈岛垦荒,投身建设,铸成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大陈岛垦荒精神。 大陈岛

学习“大陈岛垦荒精神”,建设美好生活(大陈岛垦荒精神)

60多年前,467名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大陈岛垦荒,投身建设,铸成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大陈岛垦荒精神。

大陈岛垦荒,是一段充满激情的建设历史。当年,建设者用梦想、青春和汗水,在国民党撤离大陆时破坏成荒无人烟的岛上,发展生产,恢愎码头和渔业,修建岛上公路,兴办各种企业,并进行大面积的荒岛植树,创新式地做好岛上淡水涵养使用,荒岛逐渐建设成东海明珠。大陈岛正朝着‘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目标迈进,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国家一级渔港、全国能源开发基地、全国海洋经济开发建设示范岛、全国百个红色景点旅游景区之一、省级海岛森林公园,大陈岛在传统海洋渔业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以“海岛旅游+两岸文化”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小康发展之路。

“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充分体现了当时垦荒队员的国家主人翁责任感,建设者的激情和意志,也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追求、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态度。这对当前台州乃至全国走向小康,共同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的精神激励和价值观导向。

一、强烈的建设者的主体责任感

在大陈岛垦荒精神中,首先体现出的便是在祖国层面的建设者的自觉的责任感。当时的垦荒队员大多是台州、温州二地的青年学生、共青团员,在大陆上有家,也都有一个自己已熟悉而又相对安逸的生活天地,不少人家庭条件也相对不错。为什么他们要上荒岛去从头开始建设新的一切,最核心的便是在祖国层面的建设者的自觉的责任感:这是祖国的海岛,我们有责任去把它建设好。这种责任感,也是当前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核心价值包括了经济、政治、人文、社会等各个方面,又相互关联促进。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是它自己就会实现,而是要靠全中国人民的建设去实现。大陈垦荒队员对国家的这份担当和奉献,是所有的建设者应该学习的。国家、社会是一个大的结构,下面又有地域、单位企业,还有家庭和个人。小的结构必须服从大的结构,大的结构服务于小的结构,这是一种辩证统一。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政治、人文、社会建设,把国家摆在第一位,才能真正找准地域、单位企业和家庭和个人的座标。我们的国家很大,目前发展也不大平衡。即使有一定发展的地方和领域,也有进一步发展的挑战和需要。从整体上说,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各个方面的建设还需不断作出很大的努力。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上,各个方面的建设都需要有人以强烈的建设者的主体责任感去担当,去作出一定的奉献。

当年大陈垦荒队员燃烧的是青春和激情,把一个无人荒岛逐步建设成东海明珠,为祖国作出了贡献,个人的人生也得到升华,收获了成功。对建设者来说,全面走向小康,更应是又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种激情,必然产生于强烈的建设者的主体责任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要用社会的激情时代的激情引领更多的个体激情去投入建设大潮。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无论在什么岗位,每个人的工作甚至生活,都是成为一种建设。当个体的精气神联上全民族的精神纽带,才能激扬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要让更多的个体激情汇入到社会的激情时代的激情中,在大的激情澎湃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一个中国全面发展的时代,拥有巨大的创新创业的空间,可以让更多的人施展才华,实现抱负。这种广泛的激情,又能推动社会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大陈垦荒队员精神在当今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美好生活要靠建设创造

大陈垦荒队员精神告诉人们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道理,就是:美好生活要靠建设创造。当年,大陈岛己经成为无人荒岛,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对于来自大陆的学生青年来说,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垦荒队员靠的就是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去建设一切。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冲天的干劲,青年垦荒队员们自己动手建起简易宿舍,第一年就完成了番薯、蚕豆、马铃薯和其他作物的播种任务,还建成了猪、兔、牛、羊畜牧场,植下了第一批果树。并逐年建起了商店、医院、学校、银行,修建了水库、码头、公路和许多工厂。垦荒队员还创新地在当时养起海带,用上机帆船。目前,大陈岛继续宏扬垦荒精神,大力建设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总投资33.95亿元,建设两岸风情街、两岸文化体验馆、海峡两岸游客集散中心、台湾特色产品展示直销中心、两岸渔业养殖合作基地、国际海钓大本营、国际邮轮港、国际帆船游艇俱乐部、特色休闲古渔村、AAAA级旅游综合体开发等大型项目。17年5月12日,椒江城区至大陈岛航线推出了高速客船,将原先的2小时航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

建设改造世界,也改造人类自己。历史上,浙江七山二水一分地,又频有台风洪水灾害,自然环境不良,但通过建设,沿海和内河码头遍立,崇山峻岭间也是商道纵横,工商繁荣,被经济之力造就成物产丰富,税赋充盈,人民生活水平普遍高于全国各地的繁华江南。这就是建设之力。而大陈岛从一个无人荒岛变成璀灿的东海明珠,靠的也是垦荒队员和现在当地政府民众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建设。时代在进步,历史在发展,当前,我们建设的目的更加明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就是我们新的建设指标和方向,是建设美好生活的基础,体现为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也体现为百姓生活富足、人文精神彰显、社会和谐稳定,这些都包含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

建设美丽中国,创造美好生活,这是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之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也是在发展中的,从解决温饱,到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在建设过程中,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社会认同感,这反过来又是促进新的建设的强大动力。大陈岛垦荒时就十分注意环境建设,进行大规模长时期的植树美化。这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对创造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大陈岛垦荒精神对所有建设者来说,永远是一种激励。

三、全面小康,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大陈岛正朝着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目标迈进。3月3日,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赴椒江大陈岛与临海头门港区,瞻仰垦荒纪念碑,调研港区开发建设,指出,“大陈岛垦荒精神”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我们要在垦荒精神的激励下,接力前行,全力推动台州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两个高水平”台州篇章。4月28日,台州市委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大会。市委书记陈奕君在会上强调,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把建设美丽台州作为新时代的垦荒,以更高的站位、更高的标准建设美丽台州,打造美丽中国的先行城市和美丽浙江的示范样本。

十九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更好的对接。十九大报告指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核心还是建设,大陈岛垦荒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

全面小康更是明确了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梦的本质和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建设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和难题同在,动力和压力共有。只有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才能永葆生机,彰显活力。大陈岛垦荒精神虽然产生于几十年前,但其追求梦想,创业建设,勇于创新的精神内涵,对全面建设小康仍然具有深刻意义。

【图片选自网络】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学习“大陈岛垦荒精神”,建设美好生活(大陈岛垦荒精神)

Like (0)
Previous 1小时前
Next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