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钢琴教育在国内的推广普及,钢琴考级逐渐成为很多老师家长关注的热点,而对于要不要参加钢琴考级这个话题也是大家讨论已久的。
更多的人还是认为钢琴考级是必要的,毕竟它是孩子多年努力付出的证明。其实,我们大可将钢琴考级当成是学习中的阶段性测验,而不是钢琴学习的终点。
每年都会有很多准备考级的学生和家长向我打听,考哪个机构含金量更高,还有一些“临时抱佛脚”的学生会问哪个机构考级更容易过,但这些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且跟当地承办机构也有一定的关系。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一次讲清各类考级的内容和特点,有什么区别应该怎么选。解决大家都关注和困惑的问题!
全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
(全国音协考级)
特点:国内参加人数最多、辐射地区最广的考级。
时间:每年2次,分别在暑假和寒假进行,报名地点一般在各省的音乐家协会。
级数:一共10级。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
时间:一年有2次。
级数:一共9级。
要求:除1-2级,其他级别都要考察音乐基础知识,并提供相应程度(初级、或中级)的“音基”证书。
注: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考级没有十级,九级为其最级别,但其九级难度也要比全国的十级要高。
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
(上海音协考级)
特点:国内历史最久的考级。
时间:一年1次,每年暑假可以考。
级数:一共10级。
要求:每年更新一次曲目,避免提前备考、过度拔高。9、10级需要加试乐理。
注:上海的考级曲目难于全国,上海的九级曲目已经是全国十级的曲目了,上海的十级可以相当于全国考级的“十一级”。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考级
时间:一年有1-2次。
级数:一共10级。
要求:每2年更新一次曲目,9、10级以上需要加试乐理。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考级
(英皇考级)
特点:国际上最认可、最权威、覆盖最广的考试之一,甚至残障人群都可以参加考试。
时间:一年有3次。
级数:一共8级。
要求:每2年更新一次曲目。每一级除了曲目、音阶琶音外,还需要考听力、视奏。报考6级以上的演奏,需要先通过5级乐理。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音乐等级考试(ABRSM)创建于1889年,是全世界第一个音乐等级考试,考试包括笔试、演奏、视唱练耳、视奏等多种形式。
英皇考级的教材分为演奏考试部分、乐理考试、音阶与琶音、视奏、听力等五大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英皇考级的演奏教材,一般每两年就会更新一次。
“ 每年有60多万名考生参加英皇考试,考生来自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钢琴、乐理、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双簧管、打击乐器及专业文凭等20多个类别的考试科目。”
相对认可
英皇考级在海外知名度极高,由于专业性、系统性的编排,在音乐教育界得到极大认可度。
英皇考级可以作为学生进入海外大学的加分项目,大大增加了录取的机会,甚至可以申请音乐特长奖学金,而国内考级并不适用于海外。
相对均衡
英皇考级的曲目难度相对国内考级较简单,且各项分数占比也较为均衡。乐曲不再是的考试中的重点,因为音乐素养的全面提高,更值得被重视。
相对全面
英皇考级相比于国内其他考级,除了同样准备3首自选乐曲、音阶琶音之外,听觉测试和视奏测试也是其中的必考项目。
此外,乐理考试也是道槛,和演奏考试一样,乐理考试也有8级。英皇考级要求,报考6级以上演奏考试(包括六级)的先决条件,要先通过乐理5级;报考8级以上(包括专业演奏级),要先通过乐理6级。
广大家长朋友最想问的问题一定是:“老师,我们应该选择哪个考级?”正如当下很多家长关心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或国际教育之间的选择问题,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对与错的问题。
考试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和经历,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个学习的过程,发挥不同考级教学体系的优势,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演奏技能和音乐素养。过程是顺利、美好的,那结果一定也是有收获的。
以上是对近年来较热门和权威的考级机构进行简单的解析,让孩子考级是对现阶段钢琴练习的一种检验,家长可以适当的让孩子进行考级,至于进行哪类考级可根据需求报名。
至于跳级方面,建议是不要盲目的跳级,如果基础没有打好就跳,孩子演奏中就会很吃力,这样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变得厌学钢琴,盲目的跳级往往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希望家长们理性对待孩子考级,不要为了考级而学琴,学琴也不一定得考级,如果已经报名了考级,那么就要认真的对待这件事情,认真做好准备,考出好成绩。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